我們之所以能夠吸引全美各地的生意上門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幾項優勢是其他競爭對手所無法比擬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經營的成本,相較於同業的40%的高比率,波仙的營業成本大概是營業額的18%(這包含持有與買進成本,有些公開發行的大公司還把他們列在銷貨成本項下),就像是Wal-Mart的營業費用率只有15%,因此可以以其他高成本競爭者無法達到的價位銷售,從而持續地增加其市場佔有率,波仙也是如此,同樣的方式除了賣尿布以外,換做於賣鑽石一樣管用。
由於價格低廉所以銷售數量也相當大,因此我們可以備有各式各樣的產品存貨,比起其他店規模與數量甚至超過十倍之多,除了種類齊全、價格低廉之外,再加上我們貼心的服務,這也是為什麼Ike與他的家庭可以在奧瑪哈這個小地方創造出全美聞名的珠寶傳奇。
真是虎父無犬子,Ike的團隊總少不了他兒子Alan與女婿Marvin和Donald,而且要是生意忙不過來的話,Ike的老婆Roz跟他的女兒們Janis與Susie還會跳進來幫忙,另外FranBlumkin-Louie的老婆(內布拉斯加傢具店的老闆-Ike的侄子),有時也會插花幫忙,最後大家絕對不要忘了還有高齡89歲的老祖母Rebecca,每天下午都會手拿華爾街日報坐鎮店裡,能夠有一個家族像這樣的投入,也難怪他們可以輕鬆擊敗那些由每天只等五點下班的專業經理人所經營的店。
當FranBlumkin幫助Friedman家族創造波仙珠寶店的記錄時,她的先生Louie再搭配兒子Irv與Ron,同時也在內布拉斯加傢具店創造記錄,1990年單店的營業額1.59億美元,較前一年度增加4%,雖然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但我們相信NFM的銷售量最少是全美其他同業的兩倍以上。
NFM成功的方程式與波仙十分的相近,首先經營成本實在是有夠低,1990年相較於全美最大傢具零售商Levitz的40%與家用電器折扣量販店CircuitCity的25%,NFM竟只有15%,第二也由於成本低,所以NFM的產品訂價就可以比競爭同業低許多,事實上許多通路商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唯一的做法就是盡量遠離奧瑪哈地區,第三便宜的價格導致銷量大好,從而可以讓我們備有更多別處所看不到,種類齊全的產品。
有關NFM的商品魔力可以從最近DesMoines地區的消費者行為調查報告中看出端倪,NFM在該地區所有的20家傢具零售商當中排名第三,這訊息乍聽之下或許沒什麼了不得,但你可知道其他19家都位在DesMoines,除了NFM離該地區足足有130英哩遠,這距離代表當地的居民雖然在附近有更多的選擇,卻還是情願大老遠開車走相當從華盛頓到費城的距離,只為了買我們的產品,事實上NFM就像波仙一樣,急速地擴張其版圖範圍,靠的不是傳統地展店模式,而是利用價格與種類散發出強烈的磁場,吸引客戶遠道而來。
去年在傢具店發生了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使我經歷了一次自我反省,經常閱讀我們年報的讀者應該都知道長久以來我對於企業主管動不動就強調的企業綜效飭之以鼻,認為這不過是經營階層對於愚蠢購併案所作的推托之詞,不過現在我學乖了,在Berkshire我們創造出第一個企業綜效,NFM在去年底決定在店內擺設喜斯的糖果車,結果所賣出的糖果甚至比加州的旗艦店還要多,這次的成功打破了所有零售業的定律,有B太太家族在,所有不可能的事都變成家常便飯。
提到喜斯糖果,1990年的銷售數量又創新高,不過成長相當有限且主要是拜年初業績大好所致,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西方世界的交通活動大減,使得聖誕節的銷售數量稍微下滑,雖然因為調整價格的關係,使得我們的營收成長了5%。
銷售金額增加加上營業費用控制得當,獲利也有所改善,面對零售業大環境不佳的窘境,就如同過去他接手後的19年,ChuckHuggins還是一如往常遞出漂亮的成績單,Chuck對於品質與服務的堅持,在我們所有225家分店中都看得到。
1990年所發生的一件事最足以說明喜斯糖果與客戶之間緊密的關係,經過15年的營運,我們在Albuquerque的分店經營發生危機,地主不願與我們繼續簽訂租約,反而希望我們搬到購物商場地點較差的攤位,並且還要調漲租金,如此一來將會把我們僅有的利潤給吃光,經過協調不成,迫不得已我們貼出的即將停業的告示。
之後靠著店經理AnnFilkins個人的努力,採取行動敦促客戶們像房東表達抗議,總計有263位客戶寫信或打電話到喜斯位於舊金山的總部,有的甚至揚言要捣N瀑徫锷虉觯踔烈甬數赜浾叩淖⒁猓蠓d這項消息,有了眾多客戶的支持,房東最後終於妥協,提供一個令我們滿意的條件(我想他應該也得到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教育)。
事後Chuck對喜斯所有忠實的支持者一一寫給每個人親筆的感謝函,並在報紙上刊登所有263位客戶名單,後續的發展是我們在Albuquerque分店的業績大幅成長。
查理跟我對於過去幾年媒體事業的發展感到相當的意外,包含水牛城日報等報紙在內,這個產業現在因為經濟衰退所受到的傷害,要比過去的經驗要來的嚴重許多,問題是這種退化只是因為景氣循環的暫時失調呢?(意味著下次景氣翻揚會再回復),或是有可能一去不復返,企業的價值就此永遠地流失掉。
共1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