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仍然無損於StateFarm身為美國企業最偉大的傳奇故事之一,我不斷建議商學院應該把這家成功的企業列為課堂的教材,因為他的成功過程有許多是挑戰學術單位的教條,研究相反的例證是相當有用的方法,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在學術殿堂中熱烈地把它拿來討論。
StateFarm成立於1922年,由伊利諾州一位45歲半退休的農夫所創立,當初他是為了與紐約、費城與Hartfold長期壟斷的傲慢保險業者對抗才成立StateFarm的,相對於前者擁有資本、信譽與通路等強大優勢,由於StateFarm是合作社性質,所以他的董事與經理人不得擁有股份,因此在早期高成長時期,無法得到資本市場的資金挹注,同時他們也沒有一般公司認為吸引優秀經理人賴以生存絕對必要的認股選擇權或高額薪水。
然後到最後,StateFarm竟擊敗所有競爭對手,事實上截至1999年,該公司的淨值僅次於其他四家美國大企業,如果你想知道他們是如何辦到的,想辦法弄一本"來自Merna的農夫"來看看。
盡管面對StateFarm的強大優勢,GEICO依然擁有更好的商業模式,其營運成本相當低,這個特點在一個已經一般商品化的產業中尤其重要,GEICO這項競爭優勢早上1951年,我還是一個21歲的學生時便是如此,當時我便因此為這家公司著迷,並認為隨著時間的過去,他的市場佔有率以及獲利絕對能夠穩定提升,當然如果StateFarm決定繼續忍受現在這樣的承保損失的話,GEICO的成長勢必將受到影響而減緩。
TomNicely-GEICO公司的CEO,依然還是老闆們夢寐以求的經營長才,他所作的一切都切中要點,當意外發生時,他從來不會像其他經理人一樣將時間浪費在妄想逃避或扭曲事實上,2000年開始,他大舉砍掉不具成本效益的廣告,展望2001年若有必要他仍將繼續維持相同的做法,(雖然我們依然會維持大量的媒體曝光率),若有需要,Tony絕對會大幅的調漲保費價格,他每天都盯著報表,永遠不落於人後,想要從競爭對手那邊扳回一城,我們絕對是Tony的好幫手。
過去我曾經向各位說明,GEICO的利潤分享計畫主要繫於兩項因素1)是保費收入增長的比率;2)是續約保戶的承保獲利表現,盡管面對2000年的產業逆境,我們仍然發出了約當8.8%年薪的獎金,金額約為4,070萬美元。
GEICO在Berkshire的未來仍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其徹頭徹尾的低營運成本,它能夠提供美國大眾最低消費最高品質的產品,這家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在各項消費者調查報告中一直名列前茅,這樣的組合將可確保公司繼續維持成長與獲利的態勢。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駕駛人知道與GEICO投保可以省下大筆的保費,我們仍將繼續大力宣傳直到所有美國人都知道我們的價值所在為止。
股票投資
在2000年我們幾乎將所有FreddieMac與FannieMae的持股出清,同時利用15%的資金買進幾家中型的公司以及一些高收益的債券(少部份-並不屬於垃圾債券等級),另外加碼一些優先順位的抵押證券,目前我們的投資組合並沒有太大的潛在利益,雖然對於這樣的投資組合我們感到滿意,但卻沒有什麼可以令人期待的地方。
許多人以為股票是Berkshire投資時的第一選擇,這樣的想法不太正確,自從1983年我們開始公開揭露經營準則後,我們就一再公開表示我們偏愛買下整家公司而非部份股權,其中一部份是私人理由,那就是我喜歡與經理人一起共事,他們是一群高水準、有才幹同時忠誠度高的夥伴,而我必須坦言他們的行為遠較一般上市大公司的經理人還要理性,還要以公司股東的利益為重。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的財務理由,而且是跟稅負有關,根據稅法規定,持有80%以上的股權比起擁有少數股權對Berkshire要有利的多,當一家完全由我們持有的公司稅後賺了100萬美元,這筆錢將全數納到我們的口袋裡,Berkshire不會因為收到股利而被課任何的稅,而且如果我們將盈餘全數保留,之後再把這家子公司出售-當然Berkshire是不可能做這樣的事,那麼就算之後的賣價超過100萬美元,我們也不必為此支付任何的資本利得稅,原因在於我們在稅法上的成本包含我們先前買下該公司的成本以及以後年度保留的所有盈餘。
這與我們一般單純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有相當大的不同,如果我們持有一家一年賺1,000萬美元公司10%的股權時,則我們依比例分得的100萬美元將必須負擔額外的州政府與聯邦所得稅,那包含(1)大約14萬美元股利稅負(我們大部分的股利稅率為14%)或(2)最少35萬美元的資本利得稅,如果這100萬沒有分配,而事後我們又把該公司處分(我們適用的稅率約在35%左右,但有時也可能接近40%),當然只要我們不處分該項投資,這筆稅負將可以一直遞延夏去,但最終我們還是必須支付這筆稅金,事實上政府可以說是分享我們利潤的主要合夥人之一,只是投資股票她要分兩次,而投資事業則只能分一次。
扣除稅負因素不計,我們分析評估股票與事業的公式並無二致,事實上亙古至今,這個評估所有金融資產投資的公式從來就未曾改變,遠從公元前600年某位先知頭一次揭示就是如此,(雖然他可能也沒有能力預知當時是公元前600年)。
共12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