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ICO我們目前最大的初級保險公司,在該公司總裁TonyNicely及所有同仁的努力下,於2001年有重大進展,毫無疑問,Tony是老闆心目中的明星經理人。
GEICO去年的保費收入成長了6.6%,浮存金淨增加3.08億美元,並貢獻了2.21億美元的承保利益,這代表去年我們在幫別人保管42.5億資金的同時,還有一筆額外的收入,雖然這筆浮存金不屬於Berkshire所有,但卻可以為我們運用,進行各項投資。
在2001年,GEICO唯一讓人感到失望的是我們無法進一步增加保戶數量,我們的指定保戶(約佔總保戶的81%)成長了1.6%,但標準型與非標準型的保單則下滑了10.1%,總的來說,有效保單數量減少了0.8%。
最近幾個月,新保單業務有復甦現象,我們的電話行銷成交率正在攀升之中,至於網路行銷業務則穩定成長,因此我們預期2002年的保單數量至少將可維持些許的成長,Tony跟我都急於想要投入比去年2.19億美元還要多的行銷預算,但直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找不到如何有效運用的方法,在此同時,我們的營運成本依舊遠低於其他主要的競爭對手,我們的價格相當具吸引力,而我們的浮存金依舊不須成本且持續成長當中。
我們其他初級的保險公司去年的表現依舊出色,由Rod、John、Don、Tom、Michael等人帶領的各家保險事業,總計貢獻了5.79億美元的保費收入,較2000年成長了四成,浮存金則增加14.5%成為6.85億美元,外加3,000萬美元的承保利益,總的來說,這些公司堪稱全美最好的保險公司之一,展望2002年他們的前景依然可期。
損失調整及保險業會計。
不當的名詞是正確思考的敵人,當一家公司或基金經理人使用諸如"EBITDA"(扣除利息稅負及折舊攤銷前的盈餘)及"proforma"(擬制)等名詞時,通常代表他們意圖引導你錯誤地接受某些嚴重偏差的概念,(在高爾夫球場上,我的成績通常擬制性地低於par標準桿:關鍵在於推桿,由於我正在進行一套改造計畫,因此我只將到達果嶺以前的桿數列入計算)。
在保險業的會計制度中,"損失調整"是被廣泛運用的工具,但同時也是被嚴重誤導的名詞,首先,關於是它的定義:保險業者提列的損失準備並非業者提撥以備雨天不時之需的資金,實際上它應該是一個負債科目,如果能經由合理地估算,這項負債代表業者在財務報表截止日已經發生所有損失但尚未支付的可能金額(包含所有相關成本),在計算損失時,保險業者除了已經被正式告知必須支付的損失外,還必須包含那些尚未被告知的潛在損失,後者通稱為IBNR(意即已經發生但尚未告知)的損失,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下(比如說產品責任險或員工忠誠險),被保人本身甚至還不知道損失已經發生了。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實在是很難事先去準確地算出這些已告知及未告知意外事件的最終成本,但具備合理估計的能力卻相當重要,否則保險業的經理人將無從得知本身真實的經營成本,從而訂定合理的保費,GEICO在1970年代發生經營危機,就是因為它連續好幾年嚴重低估了損失準備,因而大大低估了其產品的成本,導致公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以不當的價格出售其保單,賣得越多,虧得就越多。
當保險公司在期後發現,損失準備明顯地與現實的潛在負債不一致時,公司便將"損失調整"這個科目搬出來,這些以前年度遺留下來的補提成本,卻必須在實際發現的年度報表上認列,這正是2001年通用再保身上所發生的案例,以前年度總計8億美元的累積損失,一口氣在去年的財務報表上顯現出來,我可以向各位保證,這個數字應該是相當中肯的了,儘管如此,多年來的準備提列不當,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的成本遠低於實際數字,這又導致我們不當的訂價,除此之外,過度高估的盈餘數字,也讓我們為此支付額外的獎金以及所得稅。
因此我們強烈建議廢除"損失調整"這個會計科目,以及另外一個類似的醜陋字眼"強化損失準備"(那麼要是有保險公司因為發現其先前提列的準備過高,而在沖回損失準備時,是不是該用"削減損失準備"的字眼呢?)。表面上,"損失調整"告訴投資人,某些自然,不可控制的事件在最近年度發生,至於"損失準備強化"則暗示損失準備已被適當地補提增強。然而事實卻是,管理當局在先前的估計發生錯誤,導致以前年度的盈餘不實,損失本身並沒有任何改變,它一直都在哪裡,改變的是管理當局對於損失的認知(或是在管理當局明知故犯的情況下,最後終於承認其所犯的錯誤)。
我認為關於這種現象更貼切的名詞應該是"未能及時發現的損失成本"或者可以簡稱為"哦!哦!",必須說明的是損失提列不足是產險業界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在Berkshire,我們就曾在1984年及1986年告訴大家,我們發生過的估計不足問題,不過通常來說,我們的損失提列政策算是相當的穩健保守。
損失嚴重提列不足的現象在經營狀況不佳的保險公司尤其常見,事實上,保險業的會計可以說是一項自己評分的考試,對於保險業者自結的財務報表數字,查核的會計師通常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會計師要的通常是一封,萬一數字發生重大偏差,可以用來撇清關係的客戶聲明書),一家面臨財務困難的公司,通常對於自我評分的要求都不會太高,以免真得經營不下去,畢竟沒有人會想要替自己簽下處以死刑的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