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公司約略超過原先設定10%的稅後純益率,主要有兩項原因:(1)州的所得稅因前期虧損扣抵而變得很少(2)每噸新聞印刷成本突然降低(不過隔年情況可能完全相反)。
雖然水牛城新聞的獲利情況在一般新聞來說表現平平,但若考量到水牛城當地的經濟與銷售環境,這種表現卻是不凡。
由於重工業聚集,故最近的不景氣確使當地的一部份經濟活動受到重創,且復甦緩慢,一般民眾大受其害,當地的報紙也無法倖免,發行量大幅滑落,倖存的業者被迫刪減版面作為因應。
在這種窘況下,水牛城新聞卻擁有一項利器-大眾對其的接受程度,即滲透率(指每天每個社區家庭購買該報的比率),我們的比率相當高,以1983年九月止的前半年,水牛城新聞高居全美一百份最大報紙的第一位(這項排名係由流通量調查局依照城市郵遞區號所編撰)。
在解釋所謂的排名之前,有一點必須要說明的是有許多大城市同時發行兩份報紙,則其滲透率一定會比只發行一份的城市,如水牛城還低得許多,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名列一百大者擁有單一城市,而水牛城不但名列前茅,更遠勝於許多全國赫赫有名的日報。
此外在週日版部份,水牛城的滲透率更擠進前三名,比某些大報還高上一到二十個百分點,而這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下表列示該報在1977前幾年與現在發行量的比較,在水牛城所發行的週日報原來是Couier-express(當時水牛城日報還未發行週日報)而現在當然是水牛城日報了:
我們認為一份報紙的滲透率是該事業強弱的一項重要指標,廣告主而言若一家報紙能在某一地區擁有極高滲透率的話,便能發揮極高的經濟效益,相對的若滲透率很低則無法吸引太多的廣告主。
而我們認為有三個原因使得水牛城日報廣為當地民眾所接受,其中第二與第三亦能解釋為何水牛城週日報會比當時同時發行的Couier-express更受歡迎的原因:
第一點與水牛城日報本身無關,水牛城居民的流動率相對較低,穩定的居民對於當地社區事務抱撤N嗟年P心,也因此對當地地區性報紙的在地新聞更感興趣。
該報長期由傳奇人物AlfredKirchhofer領導,以編輯品質與公正客觀性著稱,並由MurrayLight繼承並保存之,這對於我們能夠成功戰勝Courier-express的激烈競爭極為重要,若沒有週日報,水牛城日報可能無法存活至今。
(3)水牛城日報就如其名一般,它刊載大量的新聞,在1983年我們的新聞版面(NewsHole)即真正的新聞而非廣告,約超過一半(不包括夾報的部份),就我們所知在所有主宰當地地區的大報之中,只有一家的比例是超越我們的,雖然沒有具體明確的數字,但一般估計的平均比例約為三十幾,換言之,我們提供的新聞份量比其它同業還要多上25%,事實上豐富的新聞內容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有些出版業者為了提高獲利,大幅刪減新聞版面,但我們卻不願如此做並堅撤N两瘢覀兿嘈胖灰煤玫刈珜懪c編輯提供豐富的新聞內容,將是對讀者最大的服務,而讀者對我們刊物的珍視也將轉化成極高的滲透率。
僅管水牛城日報本身極具競爭力,但是ROP(報紙版面上的廣告與夾報的廣告量的比)卻很難有再增加的空間,雖然我們在1983年有大幅成長,廣告則數由九百多萬增加為一千六百多萬,營收則由360萬成長至810萬美元,增加幅度與全美其它地區差異不大,但以我們的Case來說考量到Courier-express同時關閉則略嫌高估。
平心而論,若廣告由報紙版面移到夾報對我們來說有負面的經濟影響,夾報的利潤較低,且受限於其它相同傳遞方式的競爭,更甚者ROP則數的減少連帶使的新聞版面亦跟著減少(因為新聞版面須維持一定比例),進而減少對讀者的實用性。
StanLipsey在年中接替HenryUrban成為水牛城日報的發行人,Henry在日報因發行週日版而面對訴頌與損失的灰暗時期從未退縮,當時這項決定受到許多當地新聞同業質疑,但Henry仍受到水牛城日報所有員工,也包含我與Charlie的敬重,Stan跟Henry從1969年起便為Berkshire工作,它對於水牛城日報從編輯到發行的大小事務親身參與,他的表現無與倫比。
喜斯糖果
喜斯糖果的經營表現依舊亮麗,它擁有可貴而穩固的客戶基礎與管理階層。
近年來喜斯遇到兩個重大的難題,所幸其中至少有一個已找到解決的方法,這問題與成本有關,不過不是指原料成本,雖然我們跟競爭同業比原料成本較高,而若這種情況相反的會我們反而會不高興,事實上原料成本是我們較無法控制的,因為不管價格如何變化,我們所使用皆屬最上等的的原料,我們視產品品質為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