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時你也很有可能以過高的價格買下一家好的公司,這種風險並不是沒有,而以我個人的看法,像現在的時機買任何股票就都有可能必須承擔這樣的風險,當然也包含永恆的持股在內,在過熱的股市進場買股票的投資人必須要先做好心理準備,那就是對於付出高價買進的優良企業來說,必須要有更長的一段時間才有辦法讓他們的價值得以彰顯。
有一個問題倒是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一些體質原本不錯的公司,由於經營階層規劃的方向產生偏差,將原本良好的本業基礎棄之不顧,反而跑去購併一堆平凡普通的公司,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投資人所須承受的煎熬便會加重加長,而不幸的這正是幾年前發生在可口可樂與吉列身上的慘事,(大家可以想像十幾年前,可口可樂大舉投入養蝦事業,而吉列竟熱衷於石油探勘嗎?),失去聚焦是查理跟我在思考是否投資一些外表看起來很不錯的公司時最關心的重點,我想傲慢或不甘寂寞的出現,使得這些經理人胡思亂想進而導致企業的價值停滯不前,這種情形屢見不鮮,不過還好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再在可口可樂與吉列現在與未來儲備的管理階層身上發生。
對於各位個人的投資方式,讓我提供一點心得給各位參考,大部分的投資人,不管法人或是散戶,可能會認為投資股票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去買手續費低廉的指數型基金,當然這樣的做法所得到的結果(在扣除相關手續費用之後),應該可以很輕易地擊敗市場上大部分的投資專家。
其實你也可以選擇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但有幾點是大家必須特別注意的,智慧型投資並不複雜,當然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投資人真正需要具備的是給予所選擇的企業正確評價的能力,請特別注意"所選擇"這個字,你不必像很多專家一樣同時研究許多家公司,相反的你要做的只是選擇少數幾家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公司就好,能力範圍的大小並不重要,要緊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
投資要成功,你不需要研究什麼是Beta值、效率市場、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選擇權定價或是新興市場,事實上大家最好不要懂得這一些理論,當然我這種看法與目前以這些課程為主流的學術界有明顯不同,就我個人認為,有志從事投資的學生只要修好兩門課程-亦即"如何給予企業正確的評價"以及"思考其與市場價格的關係"即可。
身為一位投資人,大家其實只要以合理的價格買進一些很容易了解且其盈餘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會大幅成長的企業的部份股權,當然一段時間下來,你會發現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符合這樣的標準,所以要是你真的找到這樣的公司,那就一定要買進足夠份量的股權,在這期間,你必須盡量避免自己受到外界誘惑而偏離這個準則,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股份十年以上,那最好連十分鐘你都不要擁有它,在慢慢找到這樣盈餘加總能持續累積的投資組合後,你就會發現其市值也會跟著穩定增加。
雖然我們很少承認,但這正是Berkshire股東累積財富的唯一方式,我們的透視盈餘在過去幾年間大幅躍進,而同期間我們的股票價格也跟著大漲,要不是我們的盈餘大幅增加,Berkshire所代表的價值就不可能大幅成長。
當然我們現在背負龐大的資金基礎將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盈餘成長的能力,但我們還是會按照和過去一致的方向,在現有的基礎之上,這部份的難度較低,因為我們擁有一群傑出的經理人,同時繼續買進全部或部份一些不會受外界環境影響且擁有競爭優勢的新事業。
美國航空
當RichardBranson-維京亞特蘭大航空公司的老闆被問到要如才能夠變成一個百萬富翁,他的回答很簡單:其實也沒有什麼!首先你要先成為一個億萬富翁,然後再去買一家航空公司就成了!但由於各位的董事長-也就是我本人不信邪,所以我在1989年決定以3.58億美元投資取得美國航空年利率9.25%的特別股。
那時我相當喜愛同時也崇拜美國航空當時的總裁-EdColodny,直到現在仍是如此,不過我對於美國航空業的分析研究實在是過於膚淺且錯誤百出,我被該公司過去歷年來的獲利能力所矇騙,同時過分相信特別股可以提供給我們在債權上的保護,以致於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美國航空的營收受到毫無節制的激烈價格競爭而大幅下滑的同時,其成本結構卻仍舊停留在從前管制時代的高檔,這樣的高成本結構若不能找到有效解決的辦法,將成為災難的前兆,不管以前航空業曾經享有多麼輝煌的歷史(如果歷史可以給人們所有的答案,那麼富比士四百大富翁不就應該都是圖書館員了嗎?)。
要讓成本結構合理化,美國航空必須大幅修改其勞資契約,不過這偏偏又是航空公司難以達成的罩門,除了公司真正面臨倒閉的威脅或甚至是真的倒閉,而美國航空也不例外,就在我們投資該公司特別股不久之後,公司營收與支出的缺口突然開始大幅擴大,在1990年至1994年間,美國航空累計虧損了24億美元,此舉讓公司普通股的股東權益幾乎耗損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