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供應的錯誤
在1989年的年報中,我曾經寫過Berkshire頭25所犯的錯誤,而且承諾在2015年還會再有更新的報告,但是第二階段的頭幾年讓我覺得若是堅持原來的計畫的話,可能讓這些記錄多到難以管理,因此我決定每隔一段時間會在這裡丟出一點東西,所謂自首無罪,抓到雙倍,希望我公開的懺悔能夠免於大家繼續對我的轟炸(不管是醫院的死後驗屍或是足球隊常常用到的事後檢討,我想應該也能夠適用在企業與投資人之上)。
通常我們很多重大的錯誤不是發生在我們已經做的部份,而是在於我們沒有去做的那部份,雖然因為各位看不到這些失誤,所以查理跟我可以少一點難堪,但看不到不代表我們就不必付出代價,而這些我公開承認的錯誤,並不是指我錯過了某些革命性的新發明(就像是全錄影印技術)、高科技(像是蘋果電腦)或是更優秀的通路零售商(像是威名百貨),我們永遠不可能擁有在早期發掘這些優秀公司的能力,反而我指的是那些查理跟我可以很容易就了解且很明顯對我們有吸引力的公司,無奈在當時我們只是不斷地咬著指甲猶豫不決,就是不能下定決心把他們買下來。
每位作者都知道,要讓讀者了解其意思最好的方式就是舉個例子,不過希望我現在舉的例子不會過於極端,回顧1988年當時我們決定以3.5億到4億美元之間,買進3,000萬股(經過事後的分割調整)的聯邦國家貸款協會,簡稱FannieMae,我們之前曾經擁有過這家公司的股份,也對其所處的產業相當了解,另外很顯然的,也很清楚DavidMaxwell也就是FannieMae的總裁,有能力處理他所接下的一堆問題,同時進一步將公司建立成為一個金融巨擘,一切可說是前景看好,為此我還特地到華盛頓拜訪David,確認他對於我們持有該公司一大部分的股權不會感到任何的不愉快。
只不過當我們開始買進不到700萬股時,該公司股價就開始上漲,失望之餘,我立刻停止買進(事後回想還好我沒有在買進可口可樂時犯下相同的錯誤),更有甚者,我覺得區區700萬股對我們來說實在是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之後又把持有的700萬股全部賣掉。
我期盼對於我這樣不具職業水準的投資行為可以給各位一個稍微合理一點的解釋,不過我實在是編不出來,不過我倒是可以跟各位報告因為本人的這項錯誤,大概使得Berkshire在1991年少賺了14億美元。
固定收益證券
1991年我們在固定收益證券這方面的投資有很大的變動,如同先前曾提到的我們的吉列可轉換特別股被強制贖回,使得我們必須將之轉換為普通股,另外我們也出清了RJRNabisco的債券,因為它在被轉換後贖回,在另一方面我們也買進美國運通與第一帝國-一家水牛城的銀行控股公司的固定收益證券,此外還在1990年底買進了一些ACF工業的債券,以下是截至年底我們持有的主要部位:
(1)公平價值是由查理跟我來判斷
(2)是指財務報表上的帳面價值
我們在第一帝國9%收益率的特別股投資了4,000萬美元,在1996年前公司無法贖回,每股轉換價格訂為78.91美元,通常我會認為這樣的規模對於Berkshire來說實在是太小了,但由於我們對於該公司總裁BobWilmers實在是過於崇敬,所以不管金額大小,還是希望有機會能與他一起合夥共事。
至於美國運通的投資則不是一般的固定收益證券,它算是一種Perc-每年可以為我們3億美元的投資貢獻8.85%的股利收入,除了接下來會提到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我們的特別股在發行後的三年可以轉換成最多12,244,898股的普通股,若有必要我們可轉換的股份可能會向下調整,以確定我們所收到的股份總值不能夠超過4.14億美元,雖然對於可能取得的普通股價值有其上限,但相對地卻沒有下限,不過這樣的特別條款還包含若是三年期限到時公司股價低於24.5美元時,可以有權請求延長轉換期限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