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糖果店
我們剛剛跨過歷史性的一頁,二十年前也就是1972年1月3日,藍籌郵票公司(原為Berkshire的贩NC構,後來併入Berkshire),買下喜斯糖果-西岸的一家盒裝巧克力製造與銷售廠商,當時賣方所提的報價,以最後取得的100%股權換算約為4,000萬美元,但當時光是公司帳上就有1,000萬美元的現金,所以認真算起來真正出的資金只有3,000萬美金,不過當時查理跟我還不是那麼了解一家特許事業所擁有的真正價值,所以在看過帳面淨值只有700萬美元的報表之後,竟向對方表示2,500萬是我們可以出的最高上限(當時我們確實是這樣子認為),很幸運的是賣方接受了我們的報價。
之後藍籌郵票公司的郵票買賣收入從1972年的1億美元下滑到1991年的1,200萬美元,但在同一期間喜斯糖果的營收,卻從2,900萬成長到1.96億美元,更甚者,其獲利成長的幅度還遠高於營收成長的幅度,稅前獲利從1972年的420萬,變成去年的4,240萬美元。
對於每多賺一塊錢的效益評量,大家必須將其所需額外投入的資金考量進去,就這點兒言,喜斯的表現實在是相當驚人,這家公司現在的淨值只有2,500萬美元,意思是說除了原來投資時的700萬美元,後來只保留了1,800萬的盈餘未分配,除了之外喜斯將這20年來剩下所賺的4億1,000萬美元,在扣除所得稅之後,全部發還給藍籌郵票與Berkshire,將資金分配到更有利的地方之上。
在買下喜斯時,有一點是我們已預見的,那就是它尚未被發掘的訂價能力,另外我們有兩方面算是很幸運,第一整個交易還好沒有因為我們愚昧地堅持2,500萬美元的上限而告吹,第二我們選中ChuckHuggins-當時喜斯糖果的副總經理,立即走馬上任,不管是在公事或是私人方面,我們與Chuck共處的經驗都相當難得,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當購併案完成後,我們在短短五分鐘內就與Chuck協議好他擔任總經理的薪資報酬,而且連書面契約都沒有簽,就一直延續到今天。
1991年喜斯糖果的銷售金額與前一年度相當,但是若是以銷售數量來算,則減少了4%,所有減少的部份大多來自於佔年度獲利80%的最後兩個月,不過儘管業績不太好,獲利還是成長了7%,稅前盈益率更創下21.6%的新高記錄。
喜斯糖果80%的收入都來自於加州,而我們的生意很明顯地受到景氣衰退的影響,尤其在年度的後半段更是顯著,另外一個負面因素是加州在年度中開始對零食課徵7%-8%的營業稅(依每個市鎮有所不同),當然巧克力糖果也不能倖免。
若是精研認識論差異的股東應該會覺得加州對於零食與非零食的分類感到相當有興趣。
你一定會問,那融化的牛奶冰淇淋棒要不要課稅呢?在這種模擬兩可的狀態下,它到底是比較像冰淇淋棒還是在大太陽底下的糖果棒呢?也難怪BradSherman-加州公平交易委員會的主席,雖然反對這項法案但還是必須負責監督執行,他提到我以稅務專家的身分到這個委員會任職,但我覺得大家要選的對象,應該是小孩子才對。
查理跟我有太多理由要感謝Chuck跟喜斯糖果,最明顯的原因是他們幫我們賺了那麼多錢,而且其間的過程是如此令人愉快,還有一點同樣重要的是擁有喜斯糖果讓我們對於強勢的特許事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們靠著在喜斯身上所學的東西,在別的股票投資上,又賺了更多的錢。
布朗鞋業
我們在1991年做了一件大型的購併案,那就是買下布朗鞋業,這背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27年時有一位29歲的年輕商人-RayHeffernan以10,000美元買下這家公司,並把它搬到麻賽諸賽州,從此展開長達62年的事業(當然同時他還有其他追求的目標,高齡90歲的他現在還在加入新的高爾夫球俱樂部),等1990年Heffernan先生宣佈退休時,布朗鞋業在美國已有三座工廠,還有另外一座在加拿大,每年的稅前獲利約有2,500萬美元。
這期間Heffernan的一個女兒Frances嫁給了FrankRooney,當時Heffernan嚴正地告訴他的女婿最好斷了想要參與經營布朗鞋業的念頭,但這卻是Heffernan先生所犯下的少數錯誤之一,Frank後來跑到另外一家鞋業Melville擔任CEO,在他從1964年到1986年擔任主管的期間,Mellville每年的股東權益報酬高達20%,而股價更從16元漲到960元(經過還原後),而在Frank退休多年後,Heffernan先生因為生病,才叫Frank回來經營布朗鞋業。
之後在1990年Heffernan先生過世,他的家人決定要把公司賣掉,所以我們的機會就來了,那時我們認識Frank也有好幾年了,但沒有好到讓他認為Berkshire是布朗鞋業合適的買主,反而他把賣公司的事交給一家投資銀行來負責,可想而知投資銀行絕對不會想到我們,但是就在去年春天,Frank跟JohnLoomis一起到佛羅里達打高爾夫球,John是我多年的好友,同時也是Berkshire的股東,他總是隨時注意有沒有適合我們投資的對象,在聽到布朗鞋業即將出售的消息之後,John告訴Frank說這家公司應該要投到Berkshire的麾下,而Frank也從善如流馬上打了通電話給我,我當下覺得我們應該可以談得成,果然在不久之後,整個交易便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