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購併者的經濟角度來看,最不划算的交易方式就是以股換股的做法,不但租稅上沒有任何好處,買方還要付出高額的購併溢價,而若買方之後再把這家公司賣掉,即使實際上公司承擔龐大的經濟損失,賣主還是要負擔高額的資本利得稅(稅率往往高達35%以上)。
不過在Berkshire我們也曾用過非租稅最佳化的方式,主要的原因在於賣方基於某種原因的堅持,當然基本上我們也認為這樣的規劃還算合理,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因為要讓帳面數字好看而犧牲任何的租稅利益。
回顧1999年,我們旗下的製造、零售與服務業的表現幾乎接近完美,Dexter鞋業除外,不過該公司的問題不在於經營管理,就工作上的經驗、活力與認真而言,Dexter與其他子公司優秀的經理人毫無二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我們的製造據點位於美國本土,缺乏競爭優勢,總計1999年,在美國13億雙的鞋子消耗量中,93%來自於進口,廉價的勞工成本是主要的關鍵因素。
若再加上H.H.Brown,我們是美國本土最大的鞋類生產業者,我們仍將盡力維持這樣的局面,我們的美國工廠擁有最忠誠,且最有經驗的工人,我們希望能夠保留每一個職位,但儘管如此,為了保持彈性,我們不得不開始從海外尋找潛在的代工來源,也因此在下表年度帳上提列部門調整的損失。
幾年前,在全美擁有200家分店的賀茲柏格鑽石,為了恢復原有高毛利而在營運上做了許多調整,在JeffComment的領導下,目標順利達成,利潤率快速的回昇,同樣的在鞋業,我們擁有Harold、Peter、Frank以及Jim擔綱,我相信在未來幾年內也能有相同的成果。
此外在這裡要特別提到喜斯糖果,因為它去年的營業利潤高達24%,自從我們在1972年以2,500萬美元買下該公司以來,它已為我們貢獻了8.57億美元的稅前淨利,而盡管公司營運維持高成長,本身卻不需要額外的資金加以支應,有鑑於ChuckHuggins過去優異的表現,我們在買下該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把公司交給他負責,而他對產品品質與親切服務的堅持,讓顧客、員工與股東都受益良多。
Chuck的表現一天比一天好,記得他接手喜斯時的年紀是46歲,公司的稅前獲利(單位百萬美元)大概是他年紀的10%,如今他高齡74歲,但這個比率卻提高到100%,在發現這個有趣的數追N幔覀儼阉Q之為Huggins定律,現在查理跟我只要想到Chuck的生日快到時,就暗自竊喜不已。
有關其他關係企業的資訊大家可以在39-54頁找到,包含依照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製的部門別資訊,此外在63-69頁,你還可以找到經過重編,依照Berkshire四大部門編排的資訊(非按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製),這是查理跟我認為最能夠完整呈現Berkshire現況的模式。
完整透視盈餘
我們認為帳列盈餘很難表現Berkshire實際的營運狀況,部份原因在於列示在本公司帳上的股利收入,事實上僅佔被投資公司收益的一小部份,其實我們並不要求盈餘一定要分配,事實上對我們而言,我們更重視未分配的那一部份,因為他們極可能為我們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被投資公司往往比母公司更有機會把資金投入到高投資報酬的用途之上,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強迫他們把盈餘分配回來呢?
為了要更真實的反應Berkshire實際的經營狀況,於是乎我們運用了完整透視盈餘的觀念,這個數字總共包含(1)前段所提到的帳列盈餘,加上(2)主要被投資公司的保留盈餘,按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未反應在我們公司帳上的盈餘,扣除(3)若這些未反應的盈餘分配給我們時,估計可能要繳的所得稅。在這裡我們所謂的營業盈餘係已扣除資本利得、特別會計調整與企業其他非常態的項目。
各位可以從下表看出我們是如何計算出1999年透視盈餘的,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各位這些數追N徊贿^是估計數,很多都是基於簡單的判斷,(被投資公司所分配的股利收入已經列在13頁的營業利益之內,大部分包含在保險事業的淨投資收益項下)。
投資
1999年我們只做了些許的變動,如同先前我曾提到的,去年有幾家我們擁有重大投資部位的被投資公司其經營狀況令人不甚滿意,盡管如此,我們仍然相信這些公司擁有相當的競爭優勢,可協助其繼續穩定經營下去,這種可以讓長期投資有不錯成果的特點,是查理跟我還有點自信可以分辨得出的地方,只是有時我們也不敢百贩N俦WC一定沒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來不買高科技股票的原因,即使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們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將會改變整個社會,問題是-就算是我們再想破頭,也沒有能力分辨出在眾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是哪一些公司擁有長遠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