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金融全球化的途径
5.1欧元的贡献
货币的产生有两種方式:國内统一货币以及國际货币。在國内统一货币产生的过程中,政府的权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任何一个國家政权都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货币,并且拥有垄断发行权。例如,英國的英格兰银行,美國的联邦储备银行代表國家政权来发行唯一的货币。欧元的贡献在于在人类历史上头一次发行没有國家政权干预的货币。欧元具有提供交易媒介,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提供了计价单位,具有储存购买力合延期结算的功能。货币的四项基本功能一项不少。
正如在WTO框架下首先出现的区域性经济整合一样,经济全球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首先出现的必然是区域经济整合。APEC,NAFTA,ASIAN等区域整合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只有首先完成区域经济整合才能够向更高阶段的全球经济整合过渡。和经济整合一样,货币体制的整合是历史潮流,走向世界货币的第一步必定是区域性货币。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
5.2欧元的创建历程
在欧洲十五國当中,立即采用欧元的有十二个:德國、法國、意大利、奥地利、芬兰、荷兰、爱尔兰、卢森堡、比利时、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國、瑞典、丹麦等國很快也要加入欧元区。欧元区包括有二亿九千万人口,國民生产总值占世界五贩N�,國际贸易额超过美國。欧元区将迅速扩展到东欧各國,使得欧元区的國家有可能超过28个。由于非洲一些國家采取了盯住法郎的汇率政策,在法郎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也必然改为盯住欧元。如此一来,欧元区的范围将扩展到50个國家。欧元将成为世界性的交易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欧元将改变全球外汇储备的结构。更多的國家将增加其外汇储备中的欧元比重。目前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60%以上,以美元结算的出口占48%。在欧元问世以后,预期将有30-40%的世界贸易以欧元结算。欧盟國家发行的债券、股票、和银行资产市值已经超过了27万亿美元。在欧元启动以后,将会有5000-100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从美元转为欧元。全球以欧元为单位的金融资产将达到30-40%。在证券投资上,欧元的比重将从13%上升为37%。
实际上,欧洲各國早就认识到了货币整合的艰难。他们把建立欧元体系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9年元月开始,欧元各会员國的货币逐步以固定汇率兑换成欧元;第二阶段,在三年内以非现金形式引进欧元。这就是说,在银行之间的清算和新发行的债券及股票拿欧元作计价单位,但是现金交易仍然以各國货币进行;第三阶段,自2002年开始发行欧元纸币并回收各会员國的货币。到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唯一的法定货币。实际上欧元已经提前完成了过渡,全面代替了欧洲12个國家的货币。欧洲中央银行的操作是稳健的。在平行货币流动情况下,通常会發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是,在欧元问世过程中没有出现这个問題。
欧洲货币联盟经过了平行货币制度,逐渐建立了汇率协调机制(EERM),最终达成了单一货币-欧元。按照欧元的设计思路,在实现了单一货币区域之后,在此区域内各國的产品、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从理论上来讲,这对于提高欧洲资源分配效率,提高欧洲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稳定欧洲的货币,防范金融风暴都有极大的好处。
表:世界三大经济体有关数据(1998年)
欧洲美國日本
人口(亿)2.952.71.26
國民生产总值(亿美元)660007100050000
占世界产值比重19.4%19.6%7.7%
经济增长率3.6%3.7%-1.6%
占國际贸易比重19%16%8%
贸易顺差(亿美元)1200-89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