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将市场划分了三个阶段:
1 . 建仓期 2 . 上涨期 3 . 鼎沸期(转折期)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道氏理论的这三種划分,是非常巧妙和符合事实的,或者说直接对市场的过程做了最直接简单的叙述。
我一直强调,本书是西方文化下的产物,一定要注意西方思维和表达的语言含义与模式。我们解释如下:
1 . 建仓期 ,这个名词对于我们中國的股民来说应该非常之熟悉了。道氏采用人性化的“建仓”一词,是为了强调这个市场正处于下跌——上涨之间的转型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属于“有远见”能力的人参与的位置。因此,采用人性化的“建仓”,而不是采用市场自然的底部转折。请注意, 人 —— 是导致了下跌趋势改为上涨趋势,但是此时上涨趋势还未明朗的过渡阶段,的中心因素 。
2 . 上涨期 , 就是对市场自身運行发展的描述。但趋势一旦形成,则没有必要担心趋势突然产生改变。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市场自身運行的上升表现的“通道”趋势,要远远比用人来评价定位好用的多。这个阶段,由于趋势明朗,已经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所以作多的资金将源源不断的自发的参与进来。这種行为,本身就是一種“趋势表现”。所以,趋势本身已经大于其它因素。
补充一点,虽然这里并没有把人作为评价游戏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投资者要明白,这个时候整体市场的方向力量,将促使各类资金不断的趋向于统一集中一处的前进。希望好好理解一下这个阶段的游戏特点。
3 . 鼎沸期 ,这里再次给予人性化定义。指出趋势发展到极端时的市场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来预示市场原来的趋势即将发展到物极必反状态。还是一種相对大众来说不可理解的认知。这種即将转折和还未转折的时期,鼎沸期 。
三个时期的划分,是针对市场阶段的划分。可以是与具体走势相搭配,也可是更大范围的模糊阶段定义。在不同的循环周期下,这三个阶段的划分,需要注意处理好局部走势与长期布局阶段的互相关系。
其实就是这一段,作为股民朋友,能够理解并贯彻,对应市场变化,就已经够了。已经非常的可以在股市里立足了。
7 . 熊市 —— 基本下降趋势通常也(但同样也并非总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货(期)”(这实际在前一牛市就已经开始了)。在这一阶段,有远见的投资者感觉到商业利润已经达到一種不正常的高度,从而不断加快地抛出他们持有的股票。成交量仍然很高,但在价格反弹过程中倾向于下降,“公众”仍然活跃,但随着预期利润的逐渐消失开始表现出沮丧。
第二个阶段是恐慌阶段。买入者越来越少,而卖出者越来越心切;价格下降的趋势突然加速成为一種近乎垂直的下跌,同时成交量达到最高。恐慌阶段(相对于当时的商业状况来说通常走过了头)之后,可能会存在一段相当长的次级调整或者横向整理运动,然后,第三个阶段开始。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那些经过恐慌阶段仍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或者那些在恐慌阶段因为看到股票价格比前几个月便宜而买入的投资者在绝望的抛售。商业报道开始恶化。随着第三个阶段的向前发展,向下的运动缓慢起来,但仍然被越来越多的抛盘维持——有人为了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而不得不忍痛斩仓。那些垃圾股也许实际上在头两个阶段就跌去了上一牛市的全部上涨幅度。好一些的股票下跌的更慢些,因为有一些股东愿意一直持有下去。从而,熊市的最后这个阶段常常是对这些股票而言。当各種可能的坏消息、预料中的最糟糕的事情被市场消化后,熊市就结束了,并且它通常在所有的坏消息出来之前结束。
上一阶段描述的熊市三个阶段与其他一些对这一問題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是本书的作者感到这是对过去三十年中的基本下降运动的一種更准确、更实际的划分。然而,读者必须警惕:没有两个熊市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也没有两个牛市完全一样。有的可能会缺少三个典型阶段中的某一个或另一个。一些主要上涨趋势从其第一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之间只有一段短时间的、快速的、几乎其间的上涨。有些较短的熊市没有明显的恐慌阶段,而另外一些则在恐慌阶段就结束(1934年4月的熊市就这样)。不能对任何阶段都设置一个时间限制,例如牛市的第三个阶段——动人心魄的投资者和热火朝天的公众参与阶段——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也可能会在一两个月之内结束,但1929年到1932年的下跌则包含着至少五轮巨大的恐慌性下跌。然而,基本趋势的典型特征很值得记住。例如,如果您对正常情况下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征召很清楚,您就不太可能被它那激动人心的氛围所迷惑。
~~~~~~~~~~~~~~~~~~~~~~~~~~~~~~~~~~~~~~~~~~~~~~~
共2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