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拉普拉斯宣言的悖论
在证券市场上,最诱人、最复杂、最精细、最理想、最神气的证券分析理论就是数学在证券分析中的具体化。不过,经验事实却一再表明,经济学教授、数学家和证券分析家所摆出的一系列符号迷阵,其实是证券市场上最可笑、最杂凑、最盲目、最虚幻、最无用的证券分析理论。对此做出的分析,必须也必然会碰到悖论。作为机械决定论的最杰出应用者,牛顿《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代表作所包含的一个最重要的物理学原理就是决定性原理。不宁唯是,一切都是确定的;将来如同过去,我们都可以看得着,拉普拉斯更把牛顿的决定论思想推向巅峰从而口出狂言:可以将世界的现在看作过去的结果和未来的原因,而一个伟大的智者,只要能够把一切可以考虑的初始条件、自变量与边界条件都通过数据代入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方程,那么,不论宇宙间最庞大的物体的运动还是最轻微的原子的运动都没有什么是不可确定的,因为将来的一切甚至好像过去的一样永遠展现在智者的眼前。既然如此,自然科学上的辉煌成就可以用精确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是一種事实,那么,社会科学家乃至证券分析家也就在简单类比推理的基础上,一直企图使证券分析变成一门严密的数量科学。作为技术分析的核心,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就是证券分析家对于牛顿惯性定律的拙劣复制品。不过,在证券市场上,无所不包的世界方程理论显而易见会和证券分析的万能理论一样,碰到自我毁灭的危险,属于一種悖论。其次,正如乔治·索罗斯所指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两種不同的世界,所以,社会科学其实是一種错误的比喻,证券分析科学更是一種错误的比喻。由此,可能得到一个重要推论:假设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么,证券分析的科学逻辑之一就是宁愿正确得模模糊糊,也不要错误得清清楚楚。最后,证券分析应该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的逻辑研究,所以,分析家必须善于区分逻辑、科学理论常识和实践三个层次。在逻辑上,证券分析的拉普拉斯宣言或许能够自圆其说,但其实根本没有可操作性。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反驳拉普拉斯无所不包的世界方程的理论依据。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正如老年马克思1881年在致荷兰工人运动活动家纽文胡斯的信中所指出,如果一个方程式的已知各项中没有包含解这个方程式的因素,那我们是不能解这个方程式的。因此,理想的证券分析家所提的和给证券分析家所提的神圣問題是虚无飘渺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問題,对这个問題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問題本身的批判。〔未完,待续〕
金融炼金术:证券分析的逻辑(二)
(二)基于证券分析不可能理论的推论
1、首先,假设关于证券分析的不可能理论具有科学的性质,那么,可以断言,任何与此相悖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缺乏证券分析的科学逻辑。
2、鉴于证券分析的不可能理论,加上大多数投资者赔钱过去、现在、将来也是证券市场的铁律,换言之,在证券市场上赚钱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按照证券分析的一般逻辑得出的一種推论就是:除非具有充足的理由,一般的分析家就应该尽量少说并且最好只说同义反复的话,而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就应该将宁可错过,不可过错做为最重要的座右铭。
3、从逻辑上讲,所有证券市场参与者整体上的盈亏情况包括整体亏损、不赚不赔和整体盈利。当然,事实上证券市场的存在可能以所有参与者整体亏损的独特事实为重要前提,它也和关于证券分析的不可能理论相匹配。至于整体亏损的方式,从静态的角度看,如果撇开交易成本不说,就是一種零和游戏,和赌场无异。不过,从动态的角度看,即可以发戏Nと谐『投某≈浯嬖谝环N本质性的区别:除了零和游戏的重要功能之外,证券市场还是上市公司及其生产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的一種发祥地,所以也是老百姓投资的重要场所。这里,令人惊喜的是,按照证券分析的不可能逻辑推理下去,不仅居然在理论上找到了证券分析和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之间的接口,而且可以发戏Nと蹲屎椭と痘涞谋局是穑和痘咭跃鹑《允值牟疃罾笪勘辏裕M谐〔斡胝咴蕉嘣胶茫峁砺凵献罹T诙嗤肥谐〗槿耄蛭肿釉酱笊淘酱螅蹲收咴蛞月涫倒镜姆峙淅笪勘辏裕M谐〔斡胝咴缴僭胶茫峁砺凵献罹T诳胀肥谐〗槿耄蛭帜冈叫∩淘酱蟆�
(三)与其说证券分析是科学,不如说它是宗教
自从证券市场在17世纪初期的欧洲诞生之日起到目前为止,包括伪科学性质在内的一系列证券分析流派,尽管存在一系列致命缺陷,但却在事实上盛行几百年而不衰。究其原因,固然和它们并非浅薄的、无根据的无知妄说相关,更重要的可能在于它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心理和行业根源。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没有科学的宗教愚昧无知,不是宗教的科学美中不足。对于证券分析而言,与其说它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種宗教。
1、社会根源
包括伪科学性质在内的一系列证券分析门派事实上也得以盛行数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诱惑。证券分析的黑幕和证券市场的黑幕之间,是一種共生的关系。证券分析史中的事实证明,即使证券分析科学,也有必要借助非科学的力量;而为了经济利益,非科学在证券市场上尤其必须借助非科学的力量。
2、心理根源
对于行行色色的证券分析思想、理论和流派历久不衰的心理根源,可以运用证券分析科学的张力来加以论述。在《文明及其不满》中,佛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需要首先是安全、庇护和照料。人类于成年之后被推向文明社会,尽管有了更多的自由,但因为必须对选择自由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便在心理上存在一種负担、压力和恐惧,从而形成文明的张力。在证券市场上,一般投资者对于证券分析家及其证券分析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没有一種科学的精神,反而持有一種宗教信仰者的态度。当投资者在责备证券分析家及其证券分析的时候,无异于供出大成至圣先师证券分析家之神位,大搞个人迷信。其实,证券分析家是人不是神,否则也就不会再厚着脸皮搞什么证券分析了。有理由相信,屈从于人的本能之中安逸、懒惰、守旧普遍倾向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必然会经受不住一種独特的张力,对能够给予安全、庇护和照料的任何证券分析理论都会有着本能的爱戴,以致为了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对旧有证券分析理论言听计从,不论它是对还是错,如此以来造成谬種流传。
共1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