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从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研究导致國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相应政策主张的理论。结构分析法指出,國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國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所致,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所致,而长期性供给不足的原因往往是经济结构失衡。
结构分析法指出,引起國际收支逆差的长期性供给不足有以下表现形式:(1)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使原来在國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失去竞争力;(2)经济结构单一,表现为单一的出口商品或出口行业,(3)经济结构落后,出口商品对收入的弹性低却对价格的弹性高。进口商品对收入的弹性高而对价格的弹性低,本國经济的增长不能拉动出口,而外國的经济增长却会导致进口的增长。因此,结构分析法主张國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方面,结构分析法还认为,单纯的货币贬值实际上根本不能解决大多数发展中國家的长期性的國际收支逆差問題。
大多数东南亚國家经济起飞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达國家产业大调整时期,它们以出口为导向,瞄准发达國家市场的空档,以低成本,低附加值产品大量出口,获得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时过境迁,國际市场已發生巨大的变化,但它们的经济结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调整,经济结构老化、单一、落后是普遍现象。像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國家,本欲以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國内的经济结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经济结构的改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又大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经济发展迟缓,因此,货币贬值的國际收支效应失灵便在所难免。
三、对当代货币贬值國际收支效应失灵的主要原因探讨
以上介绍的國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货币贬值國际收支效应的失灵原因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对货币贬值國际收支效应失灵的原因有或多或少的解释力,但不足以解释现代的货币贬值國际收支效应失灵問題。解释力的缺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缺陷,二是现实的变迁。
(一)贬值陷阱
差不多所有的历史文献包括上述几種主要的理论,解释货币贬值國际收支效应失灵时几乎都有一个基本假设;两个國家、两種货币,即只有本國与外國、本币与外币,本币贬值即是外币升值。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全球有200来个经济体。出于主权的考虑,几乎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货币,因此,一種货币面对的不是一種外币而是多種外币,外國也是一个集合概念、一个國家的外國,同时也是它國的外國,每个國家面对的是一个共同的而不是分割的國际市场,况且出口市场也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进口國还会设置很多进口限制措施。國家之间仅存在贸易伙伴关系,还存在出口竞争。
为简便起见,假设某一商品的國际市场只有A、B两个供应國即出口國为出口竞争关系,其他國家均为需求國即进口國,A、B各占市场份额50%,首先,A國的國际收支出现逆差,为改善其逆差状况,采用货币贬值政策,A國的货币贬值有效。增加了出口,而扩大的份额正是B國丧失的份额。B國不甘心份额的减少。也采取贬值措施、争回失去的份额,由此开始产生一轮又一轮恶性贬值竞争,形成贬值陷阱,以下模型应能形象地说明贬值政第的无效性。
首先,从单个國家来看,A、B两國的每一轮货币贬值都是有效的,第一轮贬值中,A國货币贬值10%,市场份额由50%增加到75%,出口需求弹性2.5(2.5=25%/10%),B國的贬值同样也是有效的,B國货币贬值10%后市场份额由剩下的25%恢复到50%,弹性也是2.5,第二轮贬值同样具有弹性,且同样有效,如此可以循环往复。
其次,从总体而言,贬值却是无效的,因为,经过两轮甚至多轮贬值,市场份额又回到初始状态,仍然是50%对50%。再深入的结论是,这種贬值对改善一國的國际收支无效,它实际上会恶化一國的國际收支,并通过联动效应、恶化所有参与恶性贬值竞争國的國际收支。经过两轮贬值后,两種货币的汇率比初始期均贬值19%(19%=100%-90%X90%),而市场份额却保持不变,即出口量保持不变,意味着两个國家的出口收入均下降19%,这種从单独一次来看贬值有效,而从总体来看贬值无效的现象,借用凯恩斯的“陷阱”一词,本文称之为“贬值陷阱”。
贬值陷阱是一个怪圈,因为从每一轮贬值来看,好似效果都很明显,刺激了各國运用货币贬值政策来解决國际收支問題的偏好,而将效果不明显归咎于贬值力度不够,从而更加大幅度贬值。然而,这種货币贬值的结果却使國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是无效的,而且连带其他國家同陷國际收支失衡泥潭。
在分析货币贬值的國际收支效应时,传统理论中认为存在“了曲线效应”,认为货币贬值政策在短期内是无效的.但在长期却是有效的,本文通过对“贬值陷阱”的分析,结论正好与此相反,在现代國际经济金融环境下除非贬值能导致國际市场规模的扩大,比如超过贬值形成的國际市场价格下降,产生替代效应,进口國的消费者会减少对本國生产的其他消费品消费,而增加对进口商品的消费,从而扩大國际市场规模,否则,货币贬值政策只在短期内(甚至极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无效。即使出现替代效应,又会引起进出口國的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导致进出口國经济关系以至政治关系的恶化,也难以形成好的效果。
(二)國际游资冲击
國际游资是指那些在國际金融市场游荡以投机获利为目的的短期流动资本。國际游资对一國國际收支的冲击源于一國國际收支平衡表中无贸易和投资背景的纯粹以投机获利为目的的短期资本的流入与流出在國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大家知道,國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官方结算差额分为两大部份,一是经常项目,二是资本项目.由于过去的资本项目比重相对较小,以往的國际收支理论均将重点放在经常项目特别是贸易收支,假定解决了贸易收支問題便解决了國际收支問題,然而,现在的情况發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金融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生了巨额的國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变动不甚敏感,而短期资本对汇率变化的灵敏度非常高,本币的些许贬值可能形成巨额的短期资本流出,造成对國际收支的强烈冲击。全球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在1.5万亿美元以上,绝大部份是无贸易和投资背景的资本流动,特别是套利和套汇资本的流动。
短期资本即國际游资的冲击作用反映在下列几方面:一是它的无序性,政府除非采取强制性管制措施很难预测和管理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二是它对汇率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如果某國货币的汇率或利率上升或预期上升,游资便大量涌入,一旦一國货币汇率或利率下调,游资便大量涌出,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要留住游资不致涌出,只有提高利率,这又会导致通货膨胀也是货币贬值國最不愿看到的结果。三是无时滞性。汇率贬值对國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却没有时滞,是迅速而且剧烈的,也许在一國货币贬值政策还没有实行而只是存在贬值预期时,國际游资的流出就已开始,一旦货币真的贬值,游资的流出便无法控制。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即使有正面影响,也有一个时滞过程,而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却没有时滞甚至会提前,在贬值的初期,國际收支状况恶化便在所难免。综观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陷入金融危机的國家,危机前大多对國际短期资本的流入不加限制或很少限制,靠短期资本的盈余来支撑國际收支,造成贬值时的巨额资本逆差,形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四、结论
货币贬值的國际收支效应失灵原因多種多样,传统的國际收支调节理论已难以解释现代國际收支失衡問題,汇率工具的作用也越来越弱,逆差國想通过汇率贬值改善國际收支,这種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方式已无法达到目的、贬值國也许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提高,来提升本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合理配置资源,才能长期而且有效地改善國际收支状况。
本文的研究无疑也从理论上支持了我國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坚持的人民币不贬值及对短期资本流动实行严格管制的政策主张。人民币贬值只会造成國际金融市场的更加混乱,对我國的國际收支难以产生积极效果,所以,人民币不贬值策略是正确的,因为國际短期资本的流出入容易对我國的國际收支产生巨大冲击,所以,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出入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