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和博弈与有效市场假说
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完全信息和完全竞争。当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满足时,弱式、半强式、强式有效市场假说依次成立。
由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入手提出命题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的实证检验就表明,西方成熟股票市场的運行结果普遍支持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而对于中國股市是否弱式有效,不同的中國学者之间则存在争议。
一个研究结果来自上交所博士后工作站的施东晖博士,他通过对1990年12月到2000年8月共2390个交易日数据的系列相关性和游程检验认为,“整体而言,上海股市价格变化并不具有随机性,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股价上涨或下跌具有较大的惯性”。虽然他表示这一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构成对市场有效程度进行实质判断的证据,但是既然股价波动存在较大的非随机性成分,那就不能否定技术分析派投资者利用图表来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因此弱式有效也就不能成立。
要解释中外股市在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检验上的显著差异,最好的办法是从股价非随机性特征出发。中國股市股价非随机性的一个明显原因当然是庄家行为的大量存在,一个股票中的庄家可以使得股价不再自由浮动,而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庄家就会让大批股票完全脱离真实市场环境的理念,从而使整个股市具有很大程度的非随机性。由此所造成的市场结构显然损害了完全信息和完全竞争的实现。但在零和博弈的约束下,一旦庄家成为了市场中的大多数,这種结构也就土崩瓦解了。在中國股市从现实结构向未来结构过渡完成之后,随着类似庄家操纵这样一些损害完全信息和完全竞争的行为逐渐消失,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对中國股市成立。
从这个分析出发得到带有普遍性的推论:在零和博弈之下,任何方法要想在股市长期获利,必须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它,于是存在某種形式的垄断,而这種垄断所导致的市场结构往往对完全信息和完全竞争造成了某種损害。假如这種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并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那么随着模仿者的加入,它将不再是一个可以获得垄断利润的方法,因此垄断最终会消失,对完全信息和完全竞争的某種损害被消除,股市在通往有效市场的道路上前进一步。
通过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进一步说明
数据分析流派的奠基人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976年去世前不久,在杂志访谈中宣布他不再信奉数据分析流派,而最终相信有效市场理论。他认为,靠证券分析方法中刻意创立的分析技术,已不再能发现超值获利的投资机会。在他的《证券分析》一书出版的年代,确实存在这样的机会。但是当整个投资行业都在用同样的方式来发掘超值股票时,分析的成本就被极大地提高了。格雷厄姆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他没有将这種分析技术公诸于世,也许它至今都是一種可以获利的方法。当然其他人早晚也会发现这種技术,但假如每一个发现者都守口如瓶的话,美國股市达到半强式有效的时间就会大大推迟。
当一種方法可以用来长期获利而市场中的多数投资者却不了解它的话,显然这会对完全信息和完全竞争造成损害,从而破坏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而这種方法一旦公开,通往有效市场道路上的障碍当然得以扫除,但由于零和博弈,这種方法将无法继续使用,方法的最初发现者将遭受巨大损失。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如果再要一个人公布他行之有效的投资分析方法就无异于劝说一个神志正常的人自杀。
这方面的正反例子有很多:
W?德尔伯特?江恩是20世纪初美國最著名的投机家,他精确的预测技巧和极高的交易胜率至今无人能及,因此有“交易大师”的称号。江恩在中青年时期由于对自己的交易技术极有自信,曾多次公开进行交易演示,让公众观摩,从而留下了一些极具公信力同时可以让任何时代的职业投资家都叹为观止的交易纪录。但是江恩的操作技术在其晚年效益大大下降,以至于穷困潦倒而终其一生,原因就是他的分析技术变得过于公开化和流行化,严重伤害了其获利能力。
爱德温?李费佛在投机生涯中几起几落,但结果还是没能在最后一击中爬起来(因投机失败而自杀)。他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对自己使用的各種投机手法的详尽说明会不会也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