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绝版,叫好声却不绝于耳。读之果然令人拍案。
我是在弄出一个懒惰笨人投资理论的设计方案后,才知道原来《自由之路》专讲如何开发投资理论。当下决定要按它的教导,重弄。
重弄很是麻烦,不如先把自己一个极深的感想,写来与大家分享——
(一)
《自由之路》反复强调风险管理,并称这是系统开发中除心理之外最重要的一部分。相反,入市技术的重要性作者看来只占10%。对此我大感意外,好比听说大老爷们也能生娃子。
第12章专门讲述“头寸调整”,说它是风险管理专题中最重要的方面。“头寸调整”有多重要?其中给了一个例子:
有5个头寸调整模型,一種是专为对比测试而设计的基准模型(每次信号只交易100股),其余4種是现实人们采用的模型。测试中,它们都在同一个5年半的时段使用相同的100万资金、交易同样的对象、在同样的信号下买卖。在一系列操作中,不同的只是头寸调整方式。
测试结果:基准模型的年复利回报率0.58%,其他4種模型分别为5.75%、3.86%、20.92%、22.93%(后两数字分属风险百分比模型、波动性百分比模型)。
惊人的对比。至少我看后张大了嘴吧半天合不拢。
风险百分比模型就是每次亏损只准是本金的某个百分比,比如1%、2%。前不久我读顾比《趋势交易》才头一回知道“2%规则”这回事,前次我整笨人方案在头寸控制方面就参考了它。要是早知有这么个东东好到如此不像话,我也不至于亏掉40%。我冤!
至于波动性百分比模型,是指把交易对象的波动性限制在资金的一个固定百分比。为什么它会优于风险百分比模型?可能是它更具机动性、保护更紧密。不过看来风险百分比模型更简易,效果也逊色不多。
无论如何,由这个惊人的测试结果,我才意识到一般人(首先包括本人)对风险管理,一向漠视到离谱,因此而蒙冤也不自知。
实际上,多数人最看重入市。如我,起初是听从专家的入市意见,然后是希望能够自己选择对象和时机,但我眼里还是没有风险管理。
这就是许多交易者会有的毛病:他们一直在亏损,却从没考虑一種有效方式来控制损失,以为只要求得一个神奇的入市点位,就能翻身得解放。结果如何?在积累足够经验并找到入市秘诀之前,他们或者已被扫地出门,或者血肉摸糊、气息奄奄,至少也会把自己的成功日大大延后。
就在近日读《自由之路》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或许交易中真的存在一些神奇东西,但它不是入市技术。
入市技术自然可随学习、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改进,但显然在三脚猫技术飞跃之前——这很可能是漫长的一段——三脚猫的入市可靠性将维持在较低水平,没有可能凭藉成功率来保护自己、获取盈利。
相比之下,风险管理、仓位控制是容易得多的东西。不论三脚猫目前的入市技术多么糟糕,一样可以把风险管理学好、用好,只要自我控制的能力够强。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巧一经掌握,任何时候都能有效——保护资金或扩大盈利——哪怕盈利机率不高。神奇大约就在这里。
据说伟大的交易者都有其成功的风险管理。那么对于普通交易者,有效的风险管理就更不能少。可以说,“技术”越是差劲,风险管理在生存与盈利中越是有着决定性意义。
坏的入市技术引发亏损,但究竟亏损多少,不是完全没得选择。在交易现实中,失控的亏损造成的代价,远甚于坏的入市技术。据说,许多风光一时的高手最后死在风险管理的错误之下。对新手而言,危险更会成倍放大。
简单做个计算就能知道,每增加一点“额外”的亏损,都会进一步威胁交易者的生存,至少也会延迟成功。当你亏损本金的X%时,为了保本你需要盈利Y%,而Y总是大于X,并且,随着X增大,Y与X的差值也增大:
X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Y 11.1 25 43 67 100 150 234 400 900
那么,你愿意在你的X突破哪个值的时候发布自己的讣告?实际上,任何人都不会乐意发布自己的讣告。
所以结论是:即使你暂时不能够盈利,至少也应该控制亏损,尽量让自己在市场活得长远,最好在灭亡以前学到更有效的入场技术。
更长远的看,不论未来你的入市技术精进到了何種地步,风险管理仍然是永遠的、最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