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微观绩效看,企业发展前景良好
第二次新技术革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美國各类企业在20世纪20年代扩张迅速。在股市崩溃前,产业部门带给投资者的都是令人兴奋的利好消息。我们看一下制造业的生产指数就可以理解当时投资者的心境(表3、表4)。
表3 1920-1929 美國工业生产指数
年份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工业生产指数 87 67 85 101 95 104 108 106 111 118
表4 1929年1-10月美國工业生产指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业生产指数 116 120 121 124 125 125 119 121 123 120
资料来源:FederalReserveBulletin,Aug.1930,P494。转引目Bierman(1991),P19
注:指数计算是以1923-1925平均数为100。
从当时上市公司分红的情况也可了解到当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1929年前9个月,有1436个公司宣布增加分红,用于分红的现金红利达3.1亿,比1928年增加了29%。后来据1930年3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29年美國经济尽管受到了股市崩溃的冲击,但是,1509个企业在该年的盈利还是比1928年增加了13.5% (Bierman,1991,P.35—39)。由此可见当时企业经营情况处在多么良好的状态下。
上述各项数据表明,1929年的华尔街股指是有一定的高估,但股指的上涨受到了美國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技术面的有力支持,被高估的股价并非是后来股市惨跌的唯一和主要的动力所在。即使是当时的许多经济学家(如凯恩斯、费雪等)都没有料到1929年以后事态演变的结局。后一代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Samuelson,1979)也承认从当时的经济指标看,换了是他也不会预期到后来發生的事情。因此,面对股市超乎想象的深幅下跌,我们不得不从其他方面去寻找原因。
二、货币政策不当亦需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环境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这一角度来分析問題,笔者发现:(1)美國联邦储备银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失误从根本上动摇了股市運行的基础;(2)1929年迷漫于股市内外来自于政府和舆论界的反投机压力,形成了我们称之为“人人喊打的氛围效应”,压垮了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紧缩的货币政策在打击投机的同时也妨碍了良好的经济增长趋势
每当股市繁荣、股指创新之时,不管股价上涨的理由是否充分,社会上总会有人指责投机的过错,这一现象似乎已成股市发展中的一个规律。1928—1929年前后,美國社会中一直在酝酿一種反投机的行动。特别在官方,从政府到國会、尤其是肩负稳定金融部门重任的美联储,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投机倾向。管理层普遍认为,华尔街投机成风,必须加以制止。这从当时國会议员的讲话、新当选总统胡佛的演说以及美联储的文件中都可以看出。在1928年股市高涨之时,参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在1928年2—3月、众议院在3—5月连续举行听证会,讨论稳定股市問題,总统胡佛表示新政府将支持紧缩信贷政策反对投机。而且,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國媒体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当时有许多英國投资人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了华尔街。基于反投机的“良好”动机,美國货币当局开始了后来被证明并不成功的反投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