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民币汇率与美國经济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國经济在前三次石油危机中都伴随着高通胀和下滑的GDP险度难关,而在第四次石油危机中却表现优越、在西方经济中一支独秀呢?作者分析认为主要由如下主要三个原因使得美國经济能够在9.11以后的石油涨价危机中依然表现良好,当然其他原因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
1)人民币的钉住美元汇率政策
众所周知,美元自从2001年以来对西方主要货币(欧元、日元)不断贬值,贬值幅度高达20~30%,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使得一向价格低廉的中國产品相对于欧洲和日本的产品显得更加低廉,一方面使得美國消费者能够享受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國产品,同时缓冲了由于石油价格剧烈上升和货币贬值带来的通胀压力。当然其它亚洲國家也在以不同规模不断向美國输出廉价商品,同时亚洲國家大多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复兴”)。根据瑞士联合银行(UBS)的资料,美國2004年的贸易赤字占GDP比率大约为5.5%(其中大约1.4个百分点来自中國,0.9个百分点来自于其它亚洲國家,其余3.2个百分点来自于亚洲以外的地区,见图3.1)。同时美國的联邦基金利率达到过去46年历史上最低点1%(2004年6月以前),在自从2004年6月以后美联储开始缓缓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低利率使得美國消费者能够保持较高的消费能力,同时使得大量的货币涌入美國的房地产业,从而推动美國经济的有力增长。同时根据中國商务部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美國货物贸易规模达到1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4446.7亿美元,进口7934.6亿美元,分别增长10.4%和13.8%。贸易逆差3487.9亿美元,增长18.5%;逆差主要来自中國(占25.8%)、日本(11.9%)、加拿大(9.3%)、墨西哥(7%)和德國(7%)等主要贸易伙伴。尽管200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只有1283亿美元,但是中國却是美國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可见中國的大量的廉价产品支撑美國的消费价格,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美國在遭遇双重赤字危机的窘况中首先拿中國是问的一个客观理由。
2) 美國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度不断降低
如下图3.2显示美國名义GDP中的能源消耗的比重:从1970年的8%上升到80年代初的14%左右,然后下降到95年的7%左右。其中石油消耗占名义GDP的比重从1970年的4%上升到80年代初的8%左右,然后逐步下降到1995年的3.2%,这也是最近的石油价格波动为何对经济的冲击较小的原因。显而易见,由于技术的改进和不断革新,工业社会学会了提高了石油的使用效率,使得GDP中石油成分的含量不断降低,尽管石油的价格不断上升。根据图2.3可以发现,通货膨胀调整的有价的历史最高点处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此以后经济中的能源和石油消耗稳步下降,90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导致的油价上升是的能源消耗略呈抬头之势,但是很快又开始逐步下降。
图3.2:美國经济能源消耗比重(资料来源: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
3)劳动力成本和生产率
人民币的钉住美元汇率使得廉价的“中國制造”对美國的劳动力形成竞争压力,“迫使”美國的劳动力提高生产率,同时对工资福利的上调也形成了瓶颈,这也遏制了物价的上升。
由于人民币跟着美元贬值(通过钉住),使得中國出口竞争力加强,经常项目盈余不断转化成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而大量的中國的外汇储备又被投资购买美國债券,为美國的消费和投资提供了融资支持,并帮助填补其巨大的贸易赤字。
4、结论:人民币汇率与美國经济表现
综上所述,石油价格的波动在过去半个世纪是导致美國经济起伏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通货膨胀的上升和经济增长的下滑和停滞不前。第一次(1973~1974)和第二次(1979~1980)石油危机中,通胀和GDP下滑特别显著,从第三次(1990~1991)开始石油价格的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后果相对减弱,最近的(2001~目前)石油价格剧烈上涨对经济的冲击明显减弱。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元一路贬值同时人民币钉住美元而导致更加廉价的中國商品进入美國,遏制了应该到来的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同时由于美元的对内和对外贬值,石油价格实际上升幅度低于名义上升幅度。另外由于人们在过去的石油危机中吸取教训,利用了多能源渠道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而逐渐减少经济对石油和能源的依赖度。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未必能够根本改善美國的贸易赤字状况,因为中國的低成本制造(包括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应)已经进入一个成熟的时期并不断得到改善;中國2005年7月21日之后的出口依然强劲,2005年8、9和10月的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为33.2%、25.9%和29.7%。即使美國的来自中國的进口减少,来自其它低成本亚洲、南美等國家的商品也会不断填补中國商品减少的空白。
如果人民币如美國所要求大幅升值(20~30%),其理论上的可能后果将是导致或加剧美國國内的物价上升和中國贸易盈余下降。首先,美國的物价加剧上升将导致利率不断上升,结果是美國经济的两大支柱消费和房地产的不振,甚至导致房地产的泡沫破裂。根据英國“经济学家”周刊,2005年第三季度美國房屋价格高估程度大约为19%,过去八年美國的房屋价格上升了85%,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國过去几年的极低的利率-美联储自2001年5月开始一路13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从6%到1%-过去46年的最低点。其次,中國贸易盈余下降将导致中國减持或抛出美元资产(债券等)从而使其市场利率进一步上扬,结果是居民消费下降和房地产危机,最终有可能导致美國经济的下滑,因为美國经济的两大支柱-个人消费和房地产遭受挫折。而美國的巨额财政赤字使其很难通过宽松的财政政策(减税、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國日报2005年7月25日转引“落杉矶时报”的一篇文章()援引美银证券(BancofAmericaSecurities)國债策略师杰拉德.卢卡斯(GeraldLucas)说:中國的711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大约2/3系美元有价证券,包括國库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可见中國持有的美元资产的变动将足够使得美國的证券市场發生巨大的变化。
可见,中國和美國的经济已经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且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舞台里受诸多因素影响,很难寻求到单一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