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符号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
欧元符号是由英文的第三个字母C(也是希腊文的第五个字母)中间加两横组成的。这一符号的雏形来自众所周知的字母,故容易识别,中间的两条横线能让人联想到美元和日元等货币符号上的两条线。这些都基本符合欧盟对欧元标志提出的要求:象征欧洲、易于辨认和易于手写,此外还要加上有美感。
欧盟最终选中的这一欧元符号的设计者,是卢森堡官方出版署的原首席书画家阿图尔·艾森门格尔。带有金色星环的蓝色欧盟旗就出自他的手笔。早在1974年年底,他受命绘制与欧洲有关的图案,其中包括欧洲单一货币标志符号的设计方案。直到1997年,艾森门格尔在电视上看到,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向公众展示的欧洲单一货币新符号,竟然是自己20年前的作品,便感到惊喜万分。
美学专家在肯定欧元符号的同时,也指出它存在的缺陷,即两条横线的排列方式使人的眼睛看起来不舒服,这一符号也不太容易适应数千種印刷字体。
尽管欧盟满意地认为,这一符号的外形以希腊字母ε为蓝本,而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它象征着欧洲文化的摇篮和欧洲文字的第一批字母,平行的双横线代表欧元的稳定。但艾森门格尔在1974年设计这一标志符号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将来欧元的稳定性。(完)
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31日电(记者郑甦春) 经过3年的过渡期,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将伴随2002年元旦钟声,开始进入流通领域。12个欧元國共发行500亿枚欧元硬币和150亿张欧元纸币,欧元國三亿多“欧洲公民”从此将使这一共同货币,并在2个月后最终放弃他们世代使用的本國货币。
欧洲单一货币从最初构想到成为现实,经历了30多年的漫长岁月。1969年3月,当时的欧共体6國领导人聚会荷兰海牙,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并委托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维尔纳就此提出具体建议。1971年3月,被后人称作“维尔纳计划”的方案得以通过,欧洲单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维尔纳计划”主张在10年时间内分三个阶段建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现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各成员國确定货币固定汇率,最终以单一货币取代各國货币。但是,随后發生的石油危机和金融风暴,致使“维尔纳计划”搁浅。
1979年3月,在法國和德國的倡导和努力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
1989年6月,欧共体12國在马德里召开的首脑会议,通过了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提交的“德洛尔报告”。与“维尔纳计划”类似,报告主张分三个阶段创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第一步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第二步建立欧洲货币局(即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步建立和实施经济和货币联盟,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國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