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是科学还是玄学(五)
四、基本派与随机漫步派的责难
马尔基尔(B·G·Malkiel)写了一本名著《漫步华尔街》,此书成为目前美國著名大学MBA投资学课程的指定参考书。在此书中他对技术分析进行了全方位的猛烈的抨击。
1技术分析师都没赚到钱,其水平肯定不怎么样。
马尔基尔挖苦地说:“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技术分析师的鞋子经常都是开着口的,衣领也常磨损了。我个人就从没见过一个投资成功的分析师,破产的倒看到过几个”。其实,巴菲特也持类似的观点。
我们认为,马尔基尔此话言过其实,有失客观。众所周知,技术大师江恩在20世纪上半叶从美國市场上赚到了5000万美元。江恩能在25个交易日内,使得起始资本450美元成长为37000美元。《纽约时报》1984年2月18日商业版报导说:“1983年全美操盘手冠军交易中赚到最多钱——140万美元——的人是马丁·舒华兹。他的期货交易帐户成长了175.3%。舒华兹先生是一个38岁的前证券分析师”。远的不说,我國技术分析派中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多得是。
2技术分析如同占星术与炼金术,技术大师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马尔基尔认同:“技术分析是和占星术同类的科学”。“在科学方法的检验下,技术分析的根基显然和中世纪的炼金术差不多”。“没有一種技术分析能持续超越令人心安的买进持有策略。漫步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技术分析的方法不能用以拟定有效的投资策略”。
他还说:预测市场的人这么多,总有人说中最后一次或多次的大转折,但没有人能永遠正确。可以这样说:“听信股市大法师预言的人必抱憾以终”。
在股市上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或狗熊,任何人都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无论是基本派大师巴菲特、彼得·林奇、巴鲁克、格拉汉姆,还是技术派大师江恩、柏彻特,或是哲学派索罗斯都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至于说到技术预测之结果不如长期持有策略,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马尔基尔生活的年代正值美國持续近70年的大牛市,长期持股多半能赚大钱。但是在1989年前后买入的日本股票或台湾股票并长期持有到今天,多半还亏钱1/3以上。
3无用的技术分析师还在股市上生存的原因。
马尔基尔挖苦道:“技术分析的理论只造福那些推销这类服务的技术分析师和雇用他们的证券公司,因为分析师鼓励投资人多买多卖,为号子赚进更多手续费”。“技术分析师没帮投资人的忙,但却促成了买卖,帮了经纪商的忙”。
技术分析师具有多创手续费的功能,这種说法不无道理。例如在我國股市中,如果按基本派的标准,平均市盈率高达57倍的情况下,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寥寥无几,岂不是没有什么买卖交易了,证券商吃什么?國家印花税项的收入岂不是大大减少了吗?但是话说过来,技术分析师并非都主张短线交易,不少技术人士都主张中线投机。如果说技术分析师是多余之人,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版那么多的技术分析书籍,为什么技术派观点还会流行于市呢?
技术分析是科学还是玄学(六)
五、技术分析的玄奥性
(1)自然界的感悟
查尔斯·道和艾略特都从大海中得到启示。道氏用大海的潮汐、浪涛和波纹来比喻股市的主要、次要和短期三種趋势。艾略特发展和细化了道氏理论,指出牛市(涨潮)有5个推动浪,熊市(退潮)有3个调整浪;并把费氏数列作为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费氏数列即:1,1,2,3,5,8,13,等等,以至无穷。这些所谓的神奇数追N涞谋任�0.5,0.618,0.382,0.191,0.809,1.382,1.618等,都是涨升或回调常见的比例。
波浪派掌门人认为,自然界中有许多动植物甚至人都符合神奇数字和黄金比例,股价波动实质上反映了人们的情绪波动,因此股价波动表现为费氏数列式的波浪运动就不足为怪了。换句话来说,他们认为人的物质构造是符合神奇数字和黄金比例的,因此人的情绪波动也是如此,所以反映人们情绪波动的股价涨落也不外如此。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但仔细想来也不能说毫无道理。
(2)圣经的启示
江恩是极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宣称在圣经中发现了投机市场的自然法则。1927年他在《空间隧道》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这本书有三个目的:其一,描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罗曼史;其二,道德教育,证明圣经上许多自然法则;其三,显示科学、预测和备战的价值”。“圣经中描述了通向成功的关键过程,从那里你可以知道所有想知道的,得到所有想得到的,满足你的需求和愿望”。
江恩在中青年时也许自认为是上帝的宠儿,所以曾用神谕般的口气说:“我们拥有一切天文学及数学上的证明,以决定市场的几何角度为什么及如何影响市场的走势。如果你学习时有所进步,而臃Nっ髂闶侵档媒痰嫉幕埃一岣阋桓鲋髟椎氖旨爸髟椎淖志�”。但是,他到晚年时,显得十分保守,非常谨慎,比较低调。我想这也许是市场教育或修理他的结果。在投机市场中,如果你自以为是“神”,那么真神一定会好好地戏弄或教训你。
里奥·高夫在《一次读完25本投资经典》一书中评论道:“甘氏(指江恩)就象一種宗教信仰,你要不就相信,要不就不信”。“甘氏对于自然界充满重复模式的玄奥论调相当着迷”。江恩指出:“人的本性不会变,这就是历史一再重复,以及股市在某些条件下年复一年,和在不同时间循环下運行极为相似的原因”。由于江恩的理论深受圣经的启发,又以人的本性难移作为时间循环周期的根据,所以显得玄奥而神奇。
(3)“一语成谶”论
“一语成谶”论也可以说成“预言自我应验”。有些反技术派人士认为:近年来绝大多数图表型态流传广泛。许多投资者把它们牢记于心,常常根据图型不约而同地行动。于是当图型发出“看涨”或“看跌”的信号时,买者或卖者一涌而上,结果产生了“预言自我应验”的现象。
技术大师约翰·墨菲指出:事实上图表型态很客观,而研读图表是门艺术(或者说是“技巧”更恰当)。图表型态几乎从来没有清楚得能让有经验的分析师意见一致的时候。疑虑重重、困惑不解或者见仁见智才是家常便饭。技术分析有许多種选择,各種选择相互之间经常合不上榫。有条条大道,但不全通罗马。即使大多数技术人士预测一致,所见略同,由于各自的投资策略不同,他们也不一定在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入市买卖。
墨菲还写道:我们一般把预言自我应验论看成是对图表分析的反对意见,其实说它是赞誉或许更为恰当。要是有哪種预测技术如此广受欢迎,以致于能影响市场,那它非得出类拔萃不可。您不妨琢磨,为什么提起数据分析时,很少有人会顾虑它也会出现自我应验的問題呢?如果“一语成谶”果有其事,那么它天生也会“自我修正”。
(4)“众信不灵”论
马尔基尔指出,假如你检验过去任何一段时间的股价,你几乎总会发现某些理论在某一段时间有效。不同的选股标准只要测试够多,总会找到一種可以挑选出当时最佳股票的标准。但是一旦这種规律广为人知,大众的集体行动将会使这種现象再也没有發生的机会了。如果这種规律只有一人知道,他会自行利用直到累积巨富为止,他当然不会将真正有用的技巧与别人分享。任何成功的技术策略迟早都会自食其果。这就是我认为没有人能依赖技术分析,持续获得高于平均报酬率的基本原因。任何成功的技术分析方法,最后都难免自我毁灭。
1980年,韦尔德在香港演讲时也说过一段与马尔基尔类似的话:“过去7年来,这是一套卓越的系统(指其发明的指标系统),但要记住一点,投资理论具有一種难以捉摸的能力,每当我们教授该系统之后,它便会暂时停止发挥功能”。7年后,韦尔德摒弃了他亲手发明的包括相对强弱指标在内的指标系统,创立了主张顺势而为的亚当理论。
神秘文化中有句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可是在技术预测上,大众都信则失灵。例如,中國股市存在17个月周期,在1998年许多股评人士都预测股市将在10月见底,许多股民都打提前量,结果股市提前2个月在8月见底。此事使得股民对17月周期抱有怀疑态度了,结果就在1999年12月(1998年8月之后的第17个月)发动了此轮大升市。这正如中國先哲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换句话说,股市规律说给大众知道,结果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天机遭天谴”。看来西方的道氏传人有必要从东方的道家等先哲那儿汲取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