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石成金的强烈诱惑下,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温州、大连……网络炒汇迅速在各大省会和沿海城市蔓延。
赌的就是心跳
上海,岳阳路某居民小区401室,周民(化名)坐在写字台前,紧盯着电脑屏幕上不停变动的外汇报价,在一个小窗口上点了一下“卖出”。“这就是网络炒汇”,周民忙里偷空为记者“扫盲”:“我的新SOHO方式。”
“刚才点那一下就赚了600元。”周民颇为自得,“我一次买30手,共动用6000元。货币每天正常波动100-200个点,我赚30点就跑,交10个点手续费,自己净得20点。只要不是太贪心,每天都可以赢取利润。”
从5月2日建仓到现在的半个月内,周民基本上每天进账1000多元,这样积累下来一年的收益就是20万-30万。
“这種交易方式非常灵活,能做多,能做空,不限时,不限价,手续费又低。如果在银行做外汇宝,手续费就是40点,我一分钱都赚不到。”
另一位投资者的交易记录也很惊人。他只有19000元的本金,5月16日建仓,到了6月8日,已经赚了4000多,赚了20%。
然而像周民这样“心平气和”炒汇的,据说赚得“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玩网络炒汇就是冲着一夜暴富的刺激去的。2000美元能搏20万美元的仓位,对中小散户来说,哪怕赌对了一个小小的机会,就能实现利润翻番。然后胆量越来越大。”
在点石成金的强烈诱惑下,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温州、大连……网络炒汇迅速在各大省会和沿海城市蔓延。
一旦赌输了怎么办?
“权当玩一次老虎机。”有投资客这么说。一个2000元美元的账户放大100倍来做保证金交易,只要汇率波动1%,而投资者又恰好做反了方向,所有的保证金就将被吃掉。
一朝被废
网络炒汇其实就是个人投资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1992年到1993年,我國金融衍生品高度活跃,保证金交易也盛极一时,但由于缺乏监管而失控。一位中行的外汇交易员回忆道:“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对那场浩劫记忆犹新,‘野兽’全下来了!香港一些外汇经纪商未经批准迅速渗透到深圳圈钱,进而席卷海南、泉州、上海等地。”
这批人如何行骗?一位经纪人告诉记者:“拉客户就像传销,主要是‘杀熟’。炒汇公司门面很重要,要舍得下本,否则谁敢把钱放在一家不像样的小公司?我们老板当时在一家大酒店租了两个套间,打着香港投资咨询公司的招牌,气派十足,总经理室、秘书室、财务室一应俱全。他从香港弄来一个大屏幕显示國际外汇价格,客户就可以下单了。
事实上客户的单子是绝不可能进入國际市场去结算的。如果有客户做空,有的做多,我们这些经纪人把他俩的单子一撮合就行了,白赚佣金。或者是和客户对赌,即实际上投资者没有做任何外汇交易。客户一旦亏损,经纪商就把客户亏损的资金划到自己另外的账户上。而客户盈利的话就出具伪造的对账单反映虚假的账户资金量。我们老板后来带着所有的钱跑了。”
由于当时國内绝大多数参与者并不了解外汇市场和外汇交易,大量國内企业、个人包括银行都被骗得损失惨重,出现了大面积亏损,最后政府不得不付出大笔资金来埋单。
1994年8月,央行、國家外管局、中國证监会、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指出:“自1980年以来,國务院有关部门只批准了外汇指定银行和少数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代客外汇现货实盘买卖,但从来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单位代客进行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所有开展这类业务的机构都属违法经营。”此后,管理部门对任何形式的外汇保证金及外汇期货交易一直持否定和严厉打击态度。
禁而不绝
虽然受到了明令禁止,但记者了解,外汇保证金交易从未在我國销声匿迹,10年来一直半公开地潜行于灰色地带,而“网络炒汇”更为其带来了“第二波热潮”。
截至2004年底,中國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6099亿美元,國内居民的外汇存款也超过1000亿美元,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理财市场。中國成为境外交易经纪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英國、美國、日本甚至俄罗斯的外汇交易商都抢着“登陆”。
“最初进入中國内地的往往是一些名气不大的小公司。但是潜在汇民队伍和巨大的民间外汇储备,特别是这些小公司获取巨额利润后产生的财富效应,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吸引了金融巨鳄的目光。现在國际上前10名的外汇保证金交易机构中,至少已经有5家在网上面向内地客户开展业务。”中國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告诉记者,“到中國来发展的境外保证金交易商至少有20家之多。”
这些境外的外汇交易商大多数拥有专为内地投资者设计的简体中文网站。记者打开了一家网站的首页,从线上开户、交易软件下载、模拟课堂、即时外汇分析应有尽有。标准账户最低开户金额2000美元,资金杠杆比例为1200。这家公司还为本金小的投资者推出“迷你账户”,以1万基准货币为一个单位。设定每手交易的保证金是50美元。而美國CCH公司的开户金额甚至低到2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