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通货膨胀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实际上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党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来的时候,仍面临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现实。因此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用三年时间进行國民经济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价格改革。
从1979年起,政府提高了粮食、棉花等18種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粮食收购价提高30.5%,棉花提高25%,油脂油料提高38.7%。并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政策,扩大议价收购范围。但是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没有相应调整其销售价格,致使与农产品相关的副食生产销售严重亏损。继而在1979年11月,國家又提高了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等8種副食品的价格;并相应给予城镇居民5元/人、月的价格补贴。
同年4月,政府有计划地提高了煤炭、铁矿石、生铁、钢锭、钢坯和有色金属、水泥等产品的出厂价格;其中,原煤提价30.5%,生铁提价30%,钢材提价20%。而燃料、原料价格的提高,致使与此密切相关的下游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卷烟、酿酒业等成本上升,利润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到國家税收。在此情况下,于1981年11月,适当提高了烟、酒、竹木制品、铁制品、陶瓷制品和皮革制品的价格。此外,针对第三产业服务品价格偏低的問題,从1983年12月起,提高了铁路货运价格和水运客运价格。其中,铁路运价提高幅度达21.6%。
同期,中國农村改革在全國推进,包括降低农业税收,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开放集市贸易等。不仅如此,经济体制改革还从农村向城市扩展,在全國范围内展开。
在以上多種措施的影响下,1984-1986年中國经济再次进入高涨阶段,1984年GDP增长率已高达15.2%。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开始大幅攀升,零售物价指数从1984的2.8%跃升至1985年的8.8%。归结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成本推动,即价格改革的因素。这也是中國引入市场手段的制度成本。
第一次宏观调控
在集中进行价格改革的时期,如果不能控制总需求,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種因素同时推动物价上升,就出现严重通货膨胀。而且在总需求持续扩张下,价格改革必然因“比价复归”而失败。在1986年以后,我國就出现了各種价格之间的轮番上升,价格与工资的轮番上升,國内物价上升迫使汇率贬值,人民币贬值则提高进口品价格,以成本推动方式推动國内通货膨胀,出口大幅度增加则是总需求扩张的一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中央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盲目攀比。
其实在1985年第一次通货膨胀时,中央就开始经济紧缩。198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坚决防止盲目追求和攀比增长速度的现象。
尽管1980年代全社会对于改革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改革的宏观环境却一直缺乏共识,地方政府和企业总是倾向于高速度发展,无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都是如此;理论界的主流“经济自由主义”热衷于以发展促改革,忽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1980年代前期改革的成功,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國出现的初步繁荣,大大鼓舞了改革派的信心。而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的初期,对于市场经济的知识也只是凤毛麟角。当时我们所知道的,也仅仅是“总需求,总供给”而已,现在想起来,如果早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预期”,也许就不会有后来那種“长痛不如短痛”,“价格闯关”的社会动员,抢购风或许就可以避免。
1986年3月,“七五”计划决定前两年调整。但1986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回落,许多人认为经济滑坡,强烈要求放松银根刺激经济。五年计划第一年经济总是要涨,这是当时中國的政治经济学。综上原因,1985年—1986年宏观调控无法到位。
推荐文章
关于通膨:中國上世纪80年代的两次通货膨胀
-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9-10 点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