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索罗斯投资哲学的案例分析
反射性理论其实就是揭示一个反馈的循环:认识改变现实,现实又改变认识。实际上该種现象在过往历史中國际金融市场上屡屡出现:1997年泰铢的崩溃就是这種情况。1997年7月泰國中央银行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它认为泰铢有可能会贬值20%左右;但实际上到了12月份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却已经由26:1上升到了50:1,贬值幅度接近100%。泰國中央银行原先计算过泰铢的所谓真实价格应该是32铢兑1美元,不过这仅仅只是货币估值理论模型的结果;事实上是泰铢自身的浮动引发了市场的反馈作用从而带来不断贬值的反馈强化。之后由于泰铢崩溃,泰國企业的债务规模大幅度膨胀,投资者就开始狂抛泰國的股票;在撤出股票市场的同时,投资者将泰铢兑换为美元带回,于是泰铢进一步贬值。泰铢持续的贬值更进一步恶化泰國企业的盈利状况,企业开始削减成本,大量解雇工人,失业率大幅上升,泰國经济迅速衰退。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价格变化导致市场价格变化”的过程。
实际上作为反射性理论的创立者,索罗斯本人对该理论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1969年新型金融工具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开始引起了索罗斯的注意。他写了一篇分析报告,预测说该種新的金融产品会在经历一个“四阶段”大幅上涨后最终崩溃。这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由于银行利息很高,REITs提供了除传统抵押贷款外的又一種选择,因此进入市场的REITS会很快大幅增加;第二阶段,索罗斯认为REITs规模的膨胀会带来房地产的繁荣,同时会提高REITs的利润率,从而提升该基金的单位净值;第三阶段,他认为这種相互反馈持续下去会使得这種信托占据房地产信贷市场很大的比重,房地产繁荣后的降温将会使得银行向持有过多不可对象抵押物的REITs偿还贷款;第四阶段,REITs的收益开始下降,行业剧烈震荡,慢慢反馈加强直至崩溃。实际上当时索罗斯认为这種“剧烈震荡”会是很长时间以后的事情,所以人们还有足够时间在这个周期的繁荣阶段获利。后来事情正如索罗斯当初预料的那样,索罗斯也在对这个周期的把握中大大获利。
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索罗斯及其同伴也利用这種投资哲学在做空英镑方面大获全胜。当时的背景是,由于英國经济的不景气和德國经济的过热,1992年9月英镑兑德國马克的汇率下降到很低水平;之后德國央行行长在《华尔街日报》发表讲话:认为欧洲货币体制的不稳定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能解决。索罗斯及其同伴果断决定放手卖空英镑买入德國马克。之后虽然英國央行宣布提高英镑利率,但由于本身经济的不景气,外汇投机者认为英镑会继续下跌;面对墙倒众人推的局面,英國央行硬撑买入英镑,并更进一步选择放弃原来的汇率制度。索罗斯他们认为这更强化了英镑的贬值,并开始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笔借贷英镑购买德國马克。最后的结果是,大伤元气的英國中央银行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机制,欧洲各國中央银行共计损伤了60亿美元,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却成了大赢家,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净赚15亿美元,创造了空前绝后的纪录。实际上,之后索罗斯认为英镑利率会继续下跌,德國马克和法國法郎会升值;因此他趁胜追击大量买入英國股票和买入德國和法國债券,最终市场再次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当然,我们作为一般的投资者,很难拥有投资大师那種由个性、能力、知识等诸多因素综合所得到的投资哲学。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在研究大师投资哲学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发展我们自己的投资哲学;最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任何投资哲学或者轻易相信别人的投资哲学。而且我们还要纠正一種误解,一種核心的投资哲学是不可能由一个人身上简单复制(传递)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去的,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时间、心血(甚至有时是深刻的教训)来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