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布林格,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在股票技术分析界,却是一个不普通的名字。著名的布林线,就是布林格发现的股票价格運行规律的量化体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通过对这位技术分析大师的了解,我们得到更多的可能是投资理念的升华。
不愿被称技术大师
布林格的成名是因为布林线,一个为华尔街的分析机构广泛采纳与应用,并且沿用二十几年仍然是全球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分析指标之一。正因为如此,布林格当然被认为是股市分析技术派的大师。
但是他却不愿意人们这么称呼他。他说,技术专家其实有很多種类型,而他自己,是结合基本面情况研究股价变化趋势的技术分析师。
每当他被问到"如何才能成为技术派高手"时,他总是感觉有些尴尬。
"人们总是想找到一種一蹴而就的投资法宝,或者以为我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布林格说,太多的人对技术有一種迷信,给所谓的技术高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以为他们有一種能够洞悉未来股市变化的神奇的力量,在大行情或者股灾来临之前先知先觉地进行交易。有些投资者甚至以为这些技术高手对市场具有一些天生的无可比拟的直觉,是普通人不能够理解的,甚至有些人认为,照着这些技术高手的指点进行交易,可确保高枕无忧。对于这些误解,布林格只是一味强调,不能就技术而技术,投资离不开企业的基本面情况。
他自己,以及布林格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团队,都是考察企业多年的表现,结合股价,进行复杂的计算和统计,以求得对未来股价变化有个比较准确的估算。
"布林线用起来简单,其实背后的计算工作复杂着呢",布林格说。
现在如果有人向布林格讨教投资之道,布林格常常会问:您是否曾经因恐慌而卖出?或者因为担心被熊市所套而低价抛出?您是否因为担心错过一轮大牛市而最后买在了高位?
如果这些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布林格就要开始他的"布道"。他认为,情绪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唯有依赖理性的分析方法,投资者才不会被贪婪、恐惧所左右,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也才可能成为一个有主见的成功的投资者,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平庸之辈。
而这些,就是这位技术派大师认为他能够给予人们的最好的指点。
第一次接触股票
翻看布林格的履历,发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与股市几乎没有交点。甚至在大学里,他研修的专业是电影艺术,他母亲尽管买了共同基金,但也没有丝毫的投资经验可以传授。
不过,布林格与股票第一次打交道却很早。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小布林格收到了来自长辈的一份时尚礼物:一些一个名为Fruhauf公司的股票。这是后来成为股市大师的布林格第一次拥有的股票。但是,这个礼物并没有带给他股市的启蒙教育。同大多数孩子一样,那时的他,觉得股票是大人的事情,与他是没有关系的。
因此,他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名下的股票,任其涨涨跌跌。甚至到了这家公司破产股票摘牌的那一天,布林格对股票还是懵懂无知,也毫无兴趣。
学校毕业后,布林格进了一家博物馆工作。该博物馆的老板是三兄弟,在美國股市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掀起高科技热潮的时候,这三兄弟的父亲因为投资高科技股狠狠赚了一大笔。三个儿子受父亲的影响,也整天谈论股市,也开始跃跃欲试。
耳濡目染,布林格慢慢地对股票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自己也开始有意识地关心起股市,关心股价那上上下下的曲线。
到了70年代中期,布林格对股市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尽管不了解高科技股的热潮因何而起,但直觉告诉他,情况有些不妙了。果然,到了1974年,美國股市出现了大熊市,老板的父亲以前丰厚的收益也差不多化为乌有。同时,布林格的母亲买了较多的共同基金,损失也很惨重。
牛熊交替,让布林格感受到了股市的力量。在70年代中期,石油股的价格差不多都坚挺在50美元至100美元的区间里,整个板块都处于狂热的状态中,一些小石油公司的股票也是一飞冲天。但是,后来随着油价的暴跌,石油股的股价也随之一落千丈,一些小公司甚至破产,股票也被摘牌了。一些投资者更是血本无归。目睹了这些,更让他渴望了解股市背后神秘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