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帐号数字再次激增。达到81万,完成了小的积累之后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次破产。那时97年的事了。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关注,希望大家愉快,该睡觉了,我想明天也许市场后会给我们以惊喜的。
红楼梦上有一句话“”,到了如今我才似乎从第一次塌楼的废墟中找到了失败的理由。是的如顺其自然兄所说,
97年5月1日以后,大盘其实已经摇摇欲坠了,其实没有管理层的打压股市也一样面临暴跌的命运,但是习惯于多头思维的赌徒们,刚入市的羔羊们,退休的老人们和小商小贩们纷纷杀了进来,那时候市场流行着这样的理念“如果你不会做股票就买长虹和发展”,市场上到处流传着深发展一位流通股东资产翻了一千倍的美谈。当时还流传着深港接轨,深圳地产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很多股评家们开始寻找第三支长虹,发展一样的股票,说什么深万科什么时候买都不过分等等。
那时候的我就根本没有想过大盘会跌,认为涨才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我毫不犹豫的全仓杀进深圳地产股里了。
我记得我买了深万科,深振业,和深星源。在这里我要提起的是我为什么要买深星原。记得那是一个周末我听了北京来的三个股评家的股评报告,尽管他们观点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但是却一致推崇深圳地产,尤其推荐深星原。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什么是“无利不起早”,可是当时我们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专家的建议,20元最高价买入000005
接下来很快到7月1号,香港回归那天大盘开始暴跌,市场一片恐慌,我见势不妙,就迅速抛空了万科和振业,遗憾的是星原当时召开股东大会没有开盘,好象是10送7的方案被否决,随后的三天是整整三个跌停。之后也丝毫没有企稳迹象,大盘也象撕破的风筝一样再难升入天空,我终于在11元斩仓出局。
粗略一算好象还没有大伤元气。还有60万左右的资金。这次失败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再也不相信股评家了。
随后發生的事情是我与内部消息的亲密接触。诚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第一次和内部消息的零距离發生在96年的年底。当时我回家过年见到了我的一位至亲,就称萧先生吧,他就职于一大财务公司,在交易部做自营,好象是部门负责人,据说当时史N姓莆�10余亿的资金来坐庄。他当时操控一支股票价位是12元左右,告诉我满仓买入,拉抬在即,我当时就按他所说结果一个月之后拉到了17元。我从此对消息奉若神明,认为股票的真谛原来就在这里了。
假如当时没有内幕消息,假如当时破产没有东山再起,假如我能象今天一样的审视自己,假如我早一天拜读南怀瑾先生的大作,假如我一开始入市就碰到《股市做手回忆录》而且真正领悟到了他的精髓,我会象现在这样负债数百万吗?
希望我的遭遇会给依然驰骋股海的朋友们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南怀瑾先生的诗写的真好——
刚从地产中解脱出来,我又想着怎么从股市中夺回我的损失,于是打电话咨询萧先生可否买股票,他似乎认为大盘绝对没有什么問題,叫我把哪个股票再买回来(我12元买入,17元清仓的,后来冲到20元,当时我咨询萧先生的时候已经跌到15元)并声称还会涨回去。就这样我义无返顾的满仓杀入该股票,可是随后的大盘一泻千里,而我的股票也跌到了11元,而且从此再也没有起来过,(事后我才从萧先生那里知道他们正在把那支股票清空,而我问他的时候他还在出货,所以我不可能从其中得到真实的消息,只是当时竟然还没有醒悟),就这样折腾几次之后我的帐号刚好够还亲戚的融资和利息,事实上我又回到了一无所有了。那是我的第一次破产。
接着说后来的故事。
如同秦始皇企图长生不老。如同波斯溺王自悲老大,如同40岁女人竭力挽留青春,也如同死去的幽灵留守在自己的尸体旁迟迟不肯离去,我们人类做为众生之一,总想抓住点什么,我们总想攫取更多本来是大家的东西,比如
后来我得到萧先生的大力支持。在97年的下半年做了一个重组的股票和另外几只股票结果很快我的资产迅速膨胀,还清了贷款之后还有大量赢余,我从此对内部消息当成了依赖。当时我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对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加以嘲弄,我说过“技术分析的唯一作用是事后解释某支股票为什么会那样走”“研究基本面不如干脆去看哪个公司的名字有可能要改动等等因为当时有很多公司改名后大涨。”,从此
事实上98年堪称我最辉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有了房子,儿子和票子当然还有妻子,我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因为觉得分析没有用处甚至好久都不看盘。现在回忆起来是多麽愚蠢的行为啊,只知道那时候流行重组,很多97年的道歉板块演绎神话,國嘉实业等股票不断上演重组魔方,那段时间流行理念是重组是永恒的题材。我的资产也达到历史新高。
要说这段时间我有什么感悟的话,我可以明白告诉热爱股票的朋友们,其实,我不了解國外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在这里不敢妄断什么,可是我清楚其实只要谁买了足够多的某只股票,谁就可以称为庄家,难道巴非特不是做庄吗,所罗斯不是坐庄吗,李嘉诚不是庄家吗,我实在看不出他们的操作模式和现阶段的基金手法有什么两样。
,举个范例说明一支股票是如何策划的吧。
既然朋友觉得有趣我们就继续闲侃。事实上我们离不开庄家,因为他们给市场创造了大量的机会。
我从进入股市经历了两次大级别的行情,第一次96。97年长虹从96年的4月19日涨到97年6月27号它已经到达112的高位;1999年5月19日清华同方收盘价26。1而2001年8月9日他的收盘价位是128元,究竟是什么因素阻挡我们去抓住这些事后看似简单的机会的呢?我们不求10倍收益,可是事实是我们连一倍都困难。
下面允许我倒果为因分析一下为什么9。6元我们不看好长虹而112时我们却认为它远远没有到位的。
95年长虹受到证监会的罚款,成为了問題公司,当时人们唯一看好的是小盘股票,人们熊市思维根深蒂固,根本没有想象力象长虹这样的股票会翻十倍。事实上如果有人在4月19日说长虹一年之后会到100元毫无疑问肯定会被当成疯子对待。而当时外环境也是如此可怕,大量國有企业濒临倒闭,许多人下岗,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坏帐严重,经济严重通缩。所以长虹不被看好似乎天经地义。而96年4月19日长虹已经从8元长到9。6元,对很多股民来说那已经是可观的收益了。而很快长虹冲到14元的时候相信很多参与者已经大跌眼镜了。随后他就走出了一个月左右的盘整,相信很多人已经恐高了,就这样我们在低位错过了这支大黑马。
而97年行情已经渐渐趋于疯狂,那时候利空也是利好了小平去世反而造就了一波凶悍的大行情,那时候牛市思维深入人心,如果不会买你就买长虹吧成为股市名言,长虹就意味着长红,长虹公司也密切配合,业绩惊人,送配可观,成长性良好,甚至要打造全球500强等等。更有人宣传巴非特的理念要持有839多少年云云,正所谓自欺,欺人,被人欺,完成了一轮漂亮的造神运动。而事后5。6年长虹才完成了漫长的价值回归路。